1.2.2数轴教学设计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掌握数轴的三要素,能正确画出数轴;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过程方法目标能够准确画出数轴,在数轴上表示出相应的有理数以及在数轴上读出点所表示的有理数.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重点正确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难点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教学流程安排活动流程图活动内容和目的一、温故知新二、检查预习三、课时目标四、达成目标五、检测目标六、回扣目标七、布置作业及预习复习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以便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根据预习情况确定本节课课时目标创设情景,引入本节课所学内容.探索数轴的概念.动手操作、感受数轴的画法、巩固对数轴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灵活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检测了解教学效果,以便查漏补缺小结本节课内容巩固新知.教学过程设计一、温故知新复习:有理数有关内容二、检查预习检查课后题完成情况三、课时目标教师出示课时目标并与学生一起认定课时目标四、达成目标教师活动设计:请大家看,这是一支温度计,请同学们读出此时温度计所显示的温度(22度).这样看来,液面所在的刻度就表示此时的温度.这说明温度计上的刻度与一些有理数建立了对应的关系,也就是说温度计上的每一个刻度都表示一个有理数.教师提问:观察温度计的刻度规律,你能发现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观察温度计,发现:刻度可分为正数,0和负数。如果把温度计放倒,想象它的刻度向两端可以无限延伸,结合有理数包含正有理数、零、负有理数的特点,类比一条直线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成为数轴?于是:在直线上取一点,用这个点表示零.(如图1)我们把这个点叫做原点,用大写字母O表示.原点的一侧表示正数,另一侧表示负数.因而我们就规定原点的其中一侧为正方向,那么另一侧就自然为负方向.习惯上,原点右方为正方向,原点的左方为负方向.正方向的一侧我们用箭头表示.(如图2)现在同学们来猜想一下,正有理数应该在图2的哪一个区域?负有理数呢?知道正数在原点的右边,那么我们用多长来表示+1呢?怎么办?我们需要规定一个单位长度.(如图3)一旦表示1的点确定了,表示其他的有理数的点就好确定了.我想请同学们举例说明其他有理数点的确定.(利用成倍的关系)这样在数学中,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它有: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即: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归纳数轴的规范画法:Oͼ1Oͼ2Õý·½ÏòO1ͼ3ABCDEF1.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2.刻度要在直线上,且是细短线;数字在下,字母在上.教师演示数轴的画法;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活动设计:现在每一位同学都画一个数轴。学生活动设计:学生动手画数轴,在画的过程中可能有诸多问题,比如:数轴一定是水平放置的吗?原点一定在最中间吗?单位长度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长度?数轴可以画为射线吗?然后学生进行交流,得到数轴规范的画法。教师活动设计: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画数轴。2.判断下列图形哪些是数轴?(1)(2)(3)(4)(5)学生活动设计:学生独立思考上述5个图形,根据数轴的定义进行分析,只有符合数轴三要素的直线才是数轴,于是只有(5)是正确的.答案:只有(5)是正确的.了解数轴的画法之后,我们还应该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表示的数.注意: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时: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但是数轴上的点并不全表示有理数.五、检测目标1.画出一个单位长度是1厘米的数轴,并用刻度尺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1.5、0、2、-2、2.5学生活动设计:先考虑在原点的哪一侧,然后看距原点的距离是单位长度的倍数.〔解答〕如图2.51.5-6-5-4-3-2-165432102.如图,(1)写出数轴上的A、B、C、D、E、F表示的有理数.〔解答〕A:-3,B:5.5,C:3,D:-1.5,E:-3.5,F:0.(2)点G使线段BG的长度是单位长度的45,点H使线段HA的长度是单位长度的56,试求出点G、H表示的有理数.3.画一条数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