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城邦的正义与人的正义VIP免费

城邦的正义与人的正义_第1页
1/2
城邦的正义与人的正义_第2页
2/2
城邦的正义与人的正义摘要:在《国家篇》中,柏拉图以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作为第一人称,设置了一个讨论的场景,开始了关于正义的讨论。在整个过程中涉及到诸多哲学上的论题,也涉及诸多政治学方面的论题,更有伦理学和美学等的诸多论题。本文主要目的是梳理译著的主要思想,予以归类,最终给出一些解释。一、柏拉图的理想国的基于以下基础:(1)伦理学基础:柏拉图在他的《国家篇》很多地方提到了“善”的目的,也提到了“幸福”的目的,这是柏拉图的理想国最根本的伦理学基础,无论是实现一个正义的城邦还是塑造一帮正义的人,其所要践行的伦理学目的就是“善”,也就是柏拉图自己说的“不为恶”。(2)宗教基础:其实对于柏拉图的时代来说,宗教问题根本不是一个大问题,那个时代宗教是自然而然就接受了的事情。而且我们在柏拉图的各类著作中都可以看到神的影子,神就是最后的解释。比如柏拉图在《国家篇》中提到“型”(“理念”)的概念,这是相对于变动不居的现实世界的唯一真实的存在,现实世界不过是一个复制,而文艺创作就更加虚假。在柏拉图看来“神也不会像许多人说的那样,是一切事物的原因,因为神既然是善的,它也就不会是一切事物的原因。”“······世上的坏事远远多余好事,而好事的原因只能是神。至于坏事的原因,我们必须到别处去找,不能在神那儿找”。所以柏拉图对于神的认识和当时的人的唯一区别就是对于“神性”的看法不同,也就是说对于神是否有善有恶和神是否“惟善”,显然柏拉图是支持后者的。(3)哲学基础:在《国家篇》中,柏拉图的所有论证都透漏出哲学家的睿智,在柏拉图的很多论题中都隐含着一些哲学命题,比如在论及城邦的第一条立法的时候,柏拉图皆苏格拉底之口说“神不是一切事物的原因,而只是好事物的原因,讲故事要遵循这个标准,世人的创作也要遵循这个标准。”“处于最佳状态下的事物最不易被其他事物改变”(343)而神就是最圆满的状态,所以“神和神性都与虚假无缘”。这里就涉及到了哲学的概念精确化问题和逻辑推理问题。另外就是“理念”论和“灵魂”论的讨论,这些都是柏拉图哲学的重大命题。(4)方法论基础:在整篇的讨论中,柏拉图辩论所用的方法主要是反诘法,逻辑方法主要以归纳为主,进行类比推理,在同质同性的事物属性间互相借喻。所以其经验主义色彩很浓厚,对于经验世界不能解释的问题,则转而归于超验,通过神与灵魂的关系给出现实世界的解释。二、《国家篇》中所讨论的主要问题(1)文艺创作和传播的立法:在建构城邦的开始,柏拉图就借苏格拉底之口为城邦的文艺创作和传播做了立法:“神不是一切事物的原因,而只是好事物的原因,讲故事要遵循这个标准,世人的创作也要遵循这个标准。”关于神的第二条立法“不能把他们说成是随时变形的魔术师,也不能说他们用虚假的言行误导我们”。简而言之,所有偏离了正义的城邦的善的文艺创作和传播都受到禁止,尤其在对于神和神性的创作方面。如果这放在当今社会,就会成为一个审查制度,那么言论自由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这是反民主的。其实柏拉图在《国家篇》中就是反民主的,他的目的是要建构一个哲人王的国家,也可以说是一个绝对“正义”的国家,实现绝对的“善”。(2)城邦的起源:在《国家篇》中,简单的论及了国家(城邦)起源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不能自给自足,相对于我们自己的需要来说,每个人都缺乏许多东西。”“人们相互之间需要服务,我们需要许多东西,因此召集许多人来相互帮助”因此我们聚居到了一起,“我们把聚居地称作城邦或国家”。随着需求的不断增加,需要的社会功能也就越多,那么城邦就处于成长中,但是城邦是不能无限制增长的,因此需要节制。这应该是柏拉图那个年代对于国家起源最精彩的解释了,即使在今天这种解释依然受到许多学者的亲睐。(3)城邦的分工:在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建构出来的理想国中,社会分工看似依靠功能分工,其实完全不是。他的分工在本质上是一种基于知识的智慧的分工(虽然最下边的两个阶层不一定有智慧,但是知识的范围是不一样的),从黄金属性的哲学王统治者到白银属性的卫士(助手),再到铜铁属性的农夫和其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城邦的正义与人的正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