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二)导学案1.课题名称:统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二)2.学习任务:(1)引导学生知道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我国遭受的列强侵略,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2)了解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曾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从中体会中华民族顽强的抗争精神。3.学习准备:准备两张纸、笔4.学习方式和环节:观看视频学习,适时控制播放,按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上练习,学习环节主要有:第一环节:观看《圆明园》纪录片片段,感受昔日“万园之园”的精巧别致、巧夺天工。再结合圆明园如今断壁残垣的照片,在对比中思考“‘万园之园’是怎样毁灭的、被谁毁灭的、为什么毁灭的问题”。第二环节:观看《圆明园》纪录片片段,了解英法联军在圆明园犯下的累累罪行,认识到国家富强的重要性。第三环节:讨论圆明园重建问题。第四环节:展示流失海外的文物,通过与文物对话,表达希望文物回归的心情,树强国之志、抒报国之情。第五环节:观看《甲午风云》电影片段,了解甲午战争的基本情况。第六环节:讲一讲甲午战争的英雄故事,感悟英烈们不怕牺牲、英勇抗敌的爱国精神。第七环节:了解甲午战争的结局,分析《马关条约》的内容,认识它给我国带来的灾难。第八环节:梳理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感悟“落后就会挨打,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的历史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