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司马光》教学设计《司马光》教学设计《司马光》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相识13个生字,会写“别、到、那、都、吓、叫”6个字。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3、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状况,镇静、英勇、坚决救人的品质。4、培育学生创建性的思维实力第1页共76页教学打算:生字卡片、图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流程:一、指导看图,从图中质疑。1、出示插图,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2、你还有什么看不懂得吗?学生质疑,老师归纳问题:(1)爬出来的孩子是怎样掉进缸里的?当时的状况怎样?(2)是谁救了他,他是怎么救的?二、揭题释题。第2页共76页1、板书课题,读题。(1)知道“司马”是复姓。(2)识记司,组词。2、简介司马光。(学生或老师)三、初读感知,合作初步解疑。1、自由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2、识记生字。自主选择生字识记,组内沟通,全班反馈。(采纳各种形式认读生字,随机选择生字扩词或选择句子指导朗读。)3、指名分段读课文。思索问题(1)(2)4、小组探讨沟通读懂的问题。第3页共76页四、再读感悟。1、学习1~3段,解决问题(1)。(1)借助插图了解大水缸的位置及这是怎样的一口缸。(2)读文后探讨,理解:不当心。启发想象:掉进缸里的孩子会怎样?(3)朗读指导。2、学习4~6段,解决问题(2)(1)看图读文了解别的孩子的表现,板书:哭喊叫找小组探讨这些孩子当时是怎么想的?第4页共76页(2)探讨司马光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他是个怎样的人?划出司马光的动作。理解:用劲砸。(3)质疑释疑。(针对课文内容提问,自由解答,老师引导)4、你喜爱司马光吗?用一句话夸夸他吧!5、朗读指导。五、学会背诵技巧。老师引导,让学生悟出背诵的方法:看图背诵、想情节背诵、看板书背诵。六、指导书写。留意偏旁在左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第5页共76页七、拓展训练。假如你是当时那些小挚友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呢?要求:大胆想象。八、作业布置。把故事讲给家人听。九、板书设计20司马光都慌了掉进缸里别的小挚友—————叫喊跑找第6页共76页没慌司马光———————拿砸(几下子)得救了(遇事不慌机灵英勇)《司马光》教学设计2教学要求:1.学会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得”的另一个读音(de)。2.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慧英勇的孩子。3.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第7页共76页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1.板书课题,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900多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2.设置悬念:今日我们就是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为什么要救呢?(激发学生的阅读爱好)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第8页共76页2.图上有几个小挚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图画上的故事的。1.提出初读要求:(1)读准每个字音。(2)画出本课的生字。2.说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四、读讲一至三自然段。1.第一自然段。(1)指名朗读。第9页共76页(2)出示生字卡片“古时候”,帮助学生理解“古时候”就是很久以前。(3)让学生说说,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要写谁的事情。(4)回到课题,是以人物的名字作为课题的。2.其次自然段。(1)其次段有几句话,这两句话分别讲了什么?(2)借助图画学习第2句话,弄清缸与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强调是装满了水的大水缸。第10页共76页卡片出示: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3.第三自然段。(1)自读课文,思索:①那个小挚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②掉进缸里的小挚友会出现什么状况?(2)学生回答思索题后,老师略作小结,为突出司马光遇事不慌,聪慧果敢作好铺垫。其次课时第11页共76页一、学习四至六自然段课文。1.第四自然段。(1)指名朗读课文。(2)探讨:从哪里看出别的小挚友都慌了?(3)出示卡片: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4)在学生读文想象后,让学生表演第4段的内容。(5)小结:别的小挚友心里焦急,动作忙乱,司马光表现怎么样呢?2.第五自然段。第12页共76页(1)要求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