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一、知识拓展1、尼德兰尼德兰濒临北海,地势低平,耳德河的深水便于大船出入,因此海外交通十分便利。尼德兰的手工业和商业发展很快,外国商人纷纷来到这里经商。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商业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尼德兰的经济又有进一步的增长。每日往来的外商有五、六千人,港口同时可以停泊大小船只二千多艘。商人们运来美洲的金银、东方的香料等奢侈品,运走西欧、北欧的纺织品、金属制品、船舶用具,等等。安特卫普有发达的纺织、玻璃制造、制糖、印刷等业;银行、汇兑、信贷业务应运而生。荷兰语意为“低地”。①即“荷兰,比利时”。②尼德兰(TheNetherlands,荷:Nederland)。指莱茵河、马斯河、斯海尔德河下游及北海沿岸一带地势低洼的地区,相当于今天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东北部的一部分。中世纪初期,尼德兰是法兰克人王国的一部分,法兰克人王国分裂后,它分属于德意志皇帝和法兰西国王。1516年,西班牙国王斐迪南死后,他的外孙查理一世即位。查理已经在1506年从他父亲(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之子)方面继承了尼德兰,这时又以西班牙国王的身份领有这片土地。从此尼德兰成为西班牙的属地。即十六世纪初叶后,受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统治。1566年,北方各省掀起反西班牙封建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1579年北方八个省和南方部分城市成立“乌特勒支同盟”,1581年成立“尼德兰联省共和国”。1795年后,成为法国统治下的荷兰王国。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原南部各省和荷兰合并为尼德兰王国。1830年南部脱离尼德兰独立,成立比利时王国。2、西班牙无敌舰队为了保障其海上交通线和其在海外的利益,西班牙建立了一支拥有100多艘战舰、3000余门大炮、数以万计士兵的强大海上舰队,最盛时舰队有千余艘舰船。这支舰队横行于地中海和大西洋,骄傲地自称为“无敌舰队”。据统计,公元1545~1560年间,西班牙海军从海外运回的黄金即达5500公斤,白银达24.6万公斤。到16世纪末,世界贵重金属开采中的83%为西班牙所得。那时,英国的资本主义处于萌芽状态。轻工业的发展,迫使它急于寻找海外商业市场;舰船制造和航海技术的革新,更加膨胀了英国夺取殖民地的勃勃野心。对于西班牙来说,自然不允许其他国家分占它来自殖民地的利益。英国的海上抢劫以及对美洲的掠夺严重地威胁着西班牙对殖民地的垄断地位,引起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的仇视。起先腓力二世不想诉诸武力,他勾结英国天主教势力,企图把信奉天主教的苏格兰女王玛丽扶上英国王位。为此,他在英国开始进行颠覆活动。玛丽早在1568年就因苏格兰政变而逃到英国,被伊丽莎白所囚禁。当英国的天主教徒在西班牙的怂恿下谋刺伊丽莎白而另立玛丽时,伊丽莎白乘机处死了玛丽。腓力二世谋杀不成,就决心用武力征服英国。当时,英国的海上实力并不强大,难以与西班牙海上舰队相匹敌,只能靠海盗头子德雷克、霍金斯和雷利等人组织的海盗集团在海上袭击、拦劫西班牙运载金银的船只,进行海盗活动。而腓力二世却拥有一支庞大的舰队——“无敌舰队”。为了争夺海上霸权,西班牙和英国于1588年8月在英吉利海峡进行了一场举世瞩目、激烈壮观的大海战。这次海战,西班牙实力强大,战船威力巨大,且兵力达3万余人,号称为“最幸运的无敌舰队”。而当时英国军队规模不大,整个舰队的作战人员也只有9000人。两军相比,众寡悬殊,西班牙明显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英国借助先进的火炮和有利的天气使这场海战的结局以西班牙惨遭毁灭性的失败而告终,“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没。从此以后西班牙急剧衰落,“海上霸主”的地位丧失,被英国取而代之。3、重商主义重商主义(mercantilism,也称作“商业本位”,16至18世纪)。重商主义是十八世纪在欧洲受欢迎的政治经济体制。它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上:即一国的国力基于通过贸易的顺差--即出口额大于进口额--所能获得的财富。是封建主义解体之后的16~17世纪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体系,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重商主义是资产阶级最初的经济学说。产生和发展于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反映这个时期商业资本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