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师之爱,为学生导航计算机专业部魏艳春我愿自己是孩子们的守望者,让他们脚前有灯,路上有光。——题记小时候,曾有人问我:“你最崇拜的人是谁?”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是老师!”因为我崇拜我第一位老师的渊博的学识,敬重他崇高的品德。并且下定决心,长大后也要做这样的老师。带着儿时的理想,历经十年寒窗,终于成为我自己要成为的样子后,给小学老师写信,引用了一句歌词“长大后,我就成了您”。我不是歌手,不能用动听的歌喉歌咏我的岗位;我不是画家,不能用美丽的画笔描绘;我不是诗人,不能用漂亮的诗句颂扬我的职业。然而,作为一名教师,我可以要用凝重的感情,对待我的学生;我可以用深深的思索,解开他们的难题;我奔放的热情,来释放对孩子们和对这份职业的挚爱。教师的爱,不仅是用语言播下的生命之种;教师的爱,还是用汗水浇出的心灵之花;教师的爱,更是用心血浇灌的参天大树。爱是支撑我从事职业教育二十余年的力量。当年初次站在三尺讲台时,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的眼睛,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一个个可爱的身影。我立下志愿,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因为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看到那些成绩差的学生早已对学习失去信心时很为他们焦急,但是,当想想家长送孩子时家长期待的眼神,我决定用慈爱而不是严厉的态度去拉近和学生的距离,用朋友的身份关心他们,用鼓励的方式激发他们,让他们首先爱上我这个老师。渐渐地我发现,三天两头不进校的学生再也没有逃课了,而且每天都早早来到学校;从来没有回答过问题的学生也频繁地举起了手;从不提笔的学生也按时交起了作业……看着他们的进步,我感到欣慰,感到释然……我不仅教孩子们知识,我更关注他们的心灵,优秀的孩子我为他们鼓掌,需要进步的孩子,我给他们拥抱。让他们知道,无论成绩优劣,无论健康与否,我从未想过放弃他们。转眼间,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即将走过25个春秋。每一届孩子孩子们的笑容,在我的眼中是那么的熟悉;每一个孩子的境况,都让我为之而牵挂。我喜欢给孩子们说“生活要充满仪式感”,我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比如:春节前后我会给他们发红包祝福他们新年快乐,青年节会为他们写文章对他们提出希望,有孩的子过生日,我会在课前组织同学给他成生日歌,或者给他一个小礼物……,付出爱,便会收获爱。孩子们也会给我出其不意的惊喜。有一次感恩父母教育主题班会后,我的微信里突然多了好多消息,孩子们不称我为老师,而是成我为“魏妈”。“魏妈妈”,看到这个称呼,我真的很感动,回复他们一句,“感恩孩子们”。信息发出后,孩子们立马反馈给我好多爱的表情包。对孩子们的感恩教育给他们埋下感恩的种子,这种子在某一个时间就会生根萌芽。前年重阳节前夕,孩子们为了感恩社会,自发组织爱心捐款,在我们专业部的带领下为敬老院的老人送去一份温暖。老师们的爱心换来孩子们的善心,一方面孩子们的善心向社会释放正能量,另一方面,孩子自己也在活动中收益颇丰:在敬老院,他们听老人讲那过去的故事,从老人智慧的语言中,充分理解什么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活动过后,他们纷纷表示,以后要更加孝敬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也会给其他老人给与更多的帮助和关怀。学校教育不是单打独斗,需要家长的大力支持。因此,我特别注意家校共育。在我的倡议下,我们专业部多次组织召开家长会,通过家长会,老师和家长能够更好的沟通,家长对孩子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家长会上,我不仅跟家长强调要家长鼓励学生好好学习,组守纪律,更多的是让家长更多的认识自己的孩子,跟家长一起探讨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的认识和把控,在亲子教育方面就、力求和家长达成共识。家长会不仅是促进孩子跟家长的亲子沟通的契机,更是每加强班集体凝聚力粘合剂。家长会上,家长给孩子写在条幅上的祝愿我都好好放着,每当孩子们进取心松懈时,我就会拿给他们看,这些祝愿能不断鼓励他们在筑梦路上不言放弃。不仅如此,我还特别注意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热爱家乡的教育。我组织孩子们徒步巨野博物馆,让他们感受巨野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也让他们知道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