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九鼎灵山寺开光致词九鼎灵山寺开光致词敬重的各位高僧大师、各位佛学居士、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挚友们:大家上午好!告辞了夏季的燥热酷暑,九月的天空秋意渐浓,滔滔涡水蜿蜒东去,玲珑秀美的九鼎灵山佛光普照、庄重神圣!今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九鼎灵山寺将要实行隆重的开光仪式,此乃利益人天的大善之事!更是我们这一方众生的福气!在此我谨代第1页共10页表佛学居士向寺院的各位大师及各位同修表示热情的庆贺和真诚的问候!佛教仪式都有肯定的表法意义,开光也不例外。我们芸芸众生,受到无名尘垢的污染,而不能参禅悟道,所以须要开发我们内具的才智。佛祖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所以,我们在实行开光仪式时,不要遗忘这种仪式的内涵,不仅要开佛像眼,更要开我们众生的心眼,开发内在才智!九鼎灵山享有“南有九华、北有九鼎”的美誉,是皖北一带久负盛名的佛教圣地。九鼎灵山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距今已有1300余第2页共10页年历史。改革开放后,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逐步落实,尤其最近几年来,九鼎灵山寺的爱护工作得到蒙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特殊是在县委统战部、县宗教局、小涧镇党委政府等各级领导地关切支持下在周边百姓群众的'热忱帮助下,寺庙得到有效复原重建,规模不断扩大,以九鼎灵山寺为中心的佛教业和旅游业快速发展,饱经风霜的千年古刹今日得以重焕光彩。现在的灵山善男信女川流不息,八方香客纷至沓(踏)来,已成为淮北地区可以从事重大佛教活动的宗教场所之一。据志书记载,清代的九鼎灵山寺,香火非常鼎盛,当时驻寺僧人百余名,而且以武僧为众,如同少林。寺碑有记:主持僧就有通第3页共10页寺、通明、通慧、通灵四人,传闻通寺和尚武艺高强,能用手耕田,使灵山武僧著名四方。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则应。此时此地,吉日良辰,佛光普照,因缘殊胜,我能有幸参与九鼎灵山寺的开光仪式,能有幸在此听经闻法、广结善缘,感谢之情油然而生。我作为佛学启蒙学生,佛学学问微乎其微,的确不敢在此妄言。为报佛恩,仅借此机缘把我多年学佛的初悟与大家共享,不当之处,敬请谅解。佛教是哲学,也是超哲学;是科学,也是超科学。在学佛的路上我感悟到:科学更加展,人类所相识的世界越接近佛陀早已实证了的第4页共10页世界。佛陀用实证揭示了宇宙的真象和人生的真谛(地)。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重新审识、重新相识佛教,充分了解、学习传统文化、传播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光荣使命。而仔细学习、身体力行地实践、弘扬佛教及中国传统文化更是每一个佛弟子的责任和义务。中国传统文化讲和谐,“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佛教有六和,即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争、意和同悦、利和同均;儒家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道家讲“天人合一”;古代先哲讲“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各家都主第5页共10页见“和”。佛教讲“众善奉行,诸恶莫作。”道家讲“积善立功,慈心如物,恕己及人。”儒家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易经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殃。”各家都提倡“善”所以说圣道同源、大道相同,只是显象不同,学佛的目的是要使自己转迷为悟。佛教讲究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更讲究心灵的和谐。佛教是心地法门,讲修心,就是要求每个修行人要断苦恼,达到内心永恒的清净和谐,这是我们修习的目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深有龙则灵。灵山寺虽然规模不大、条件一般,但释果跃法师却能数年如一日地坚持打禅诵经,实在是难能珍贵。在释果跃法师的带第6页共10页领下,我们九鼎灵山寺能始终引导信众实修,把寺庙的社会功能、社会价值发挥到最大化,这与国家社会的和谐发展一样,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人为本的重要内容,值得赞美。在社会各界的关切支持下,我们春雨集团以360元起家,历经近30年的艰苦创业不断发展壮大。我们春雨人始终坚持“忠诚、感恩、孝道、奉献”的企业精神,恪守“做人第一、做事其次、赚钱第三”的企业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