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溶化》活动设计孤山镇第二幼儿园贾琴活动目标:1.乐于参与到科学实验中。2.知道物体的溶化速度与水的温度、物体的形状、搅拌有关。3.幼儿观察实验的变化,锻练手脑并用的能力。。活动重难点:重点:知道物体的溶化速度与水的温度、物体的形状大小等有关。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一只透明杯、记录表、课件。2、幼儿实验用具、用品:每个幼儿四只透明杯分别贴上标记、一只食用匙;每组四种实验材料,分别石块、冰糖、盐、肥皂;每组一盆温开水、一盆凉开水。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一)中班的小朋友在打扫卫生时,不小心将东西掉到了水盆,当他准备将这些东西捞出来,放好的时候,发现有东西不见了,焦急的哇哇大哭,它听说我们苗苗一班的幼儿特别聪明,想请你们帮忙,请你们猜一猜是什么东西不见了。(二)请幼儿思考:木块,塑料片、盐、糖、石块是谁不见了?二、幼儿进行猜想并学会记录,进行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一)师:请你们看看桌上放着哪些东西?1.请幼儿观察:桌上的杯子中有石块,木块,塑料片,冰糖,肥皂块等物品2.认识部分生字“糖”、“盐”。23.认识记录表。师:我们先来一起看一看这张表格,横着这行分别是什么?(塑料片、木块、石子、糖、盐)猜猜竖着的图案表示什么意思?(小朋友在想、看见的东西),现在请你把你的猜想记录到表格中,如果你觉得塑料片、木块、石子、糖、盐放在水中会消失不见,那你就打叉;如果你觉得它不会消失,那就打勾。(二)实验一:猜想并记录:什么东西不见了?1.师:这些材料要和水来作游戏,先请你们想一想,如果把它们放进水里,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请幼儿讲述自己的猜想。2.实验并记录:到底谁不见了.(1)师:小朋友的说法各有不同,到底谁猜对了谁猜错了呢?我们还是做个实验试试吧。做实验时,请你们把这些物品放进一杯水中,用小勺搅拌后捞出水中的物品。(2)引导幼儿观察哪种东西消失了,指导幼儿做记录。(3)幼儿拿记录纸讲述自己发现的现象。师小结:像糖和盐这种放进水里,利用各种小工具能不能取出来的现象,有个好听的词表示,叫“溶化”。(三)实验二:味道哪里来?1.在两个水杯中分别倒入温开水,让幼儿尝尝有没有味道?2.分别在其中加入糖、盐,搅拌后尝尝,说说味道是怎么来的?3.认识“甜”、“咸”。(四)实验三:哪个溶化的快?1.师:请你拿一块冰糖加入两个杯子中,一个加上凉水,一个加上热水,看看哪个杯子里的糖溶化的快?2.请幼儿做实验记录,并请幼儿讲解自己的试验结果。教师小结:在水中可以溶解的东西,在热水中比在凉水中溶化3得快。物体的溶化速度与水的温度有关。3.师:请你在温水杯里分别加入肥皂块和肥皂沫,看看哪个杯子里的肥皂溶化的快?4.请幼儿做实验记录,并请幼儿讲解自己的试验结果。教师小结:水温相同,物体的溶化与物品的形状、大小有关。5.师:给水温相同的两杯水中分别加入一勺盐,其中一杯用筷子搅拌。6.请幼儿做实验记录,并请幼儿讲解自己的试验结果。教师小结:水温相同,物体的溶化与搅拌有关三、活动延伸生活经验拓展:请幼儿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还能够溶解在水里?请幼儿回家尝试,与同伴交流分享经验。2016.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