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主题画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艺术是实施教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与此可见艺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而绘画活动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正确把握方向,给予幼儿多方位、多元化的感知让他们去感受生活美和大自然美,激发幼儿热爱美的情感,形成表现美和创造美的强烈兴趣,使幼儿更积极的投入周围环境。一、从感受美入手,让幼儿走出活动室走出园门去感受大自然的美提高幼儿美的意识,充分利用幼儿的感官眼、耳、鼻、手让他们从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摆弄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美的对象,特别是大自然就可以实现这些要求,因此大自然是无处不美,无美不有,百花争艳,百鸟争鸣,小溪流水,高山怪古都能激发幼儿对美的意识,但从感觉美到意识美都要靠教师及时引导。例如:我们利用孩子饭后散步时他们常常被一群小蚂蚁吸引,这时我们抓住这一瞬间去引导幼儿观察蚂蚁排队、走路时抬食物。有趣的情境让幼儿感受对活动美和排列美,在这无形而兴奋感知活动中使幼儿产生了愉悦的情感体验,提高了幼儿的美感意识。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无论是从气候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还是人们自身,都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特征。利用幼儿户外活动引导幼儿观察春天,感受春天的脚步。二、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的主动性人脑中可以产生对未感知过的事物的想象,但不可能凭空产生,它必须从已感知事物的大量形象中抽取有关内容,经过粘合、夸张等特殊的思维方式才能形成。基于这一点,我在教学中注意让幼儿多看、多听、多练,尽可能地让幼儿去接触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了解周围的一切,获得深刻细致的生活感受,并指导他们用笔画下来,加深印象。如在画《春天的树》前,我带领幼儿去户外观察各种树,要求仔细观察树的外形特征以及各种树的不同之处。回园后我让幼儿将其认为最有特色的画面表现出来。结果,有的幼儿画出了开满桃花的桃树、幼儿画出了刚刚长出小树叶的柳树,而且很多幼儿还给画面进行了添画,有的幼儿添画了暖暖的太阳、白白的云朵,有的幼儿添画了小河,河里还有小蝌蚪呢……这些画既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又充满了童趣。画完后孩子们还饶有兴致地介绍起自己的作品来。幼儿的好奇心、表现欲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真所谓“见多识广”。丰富的生活经验不仅使幼儿增长了知识,在绘画活动中表现无比的热情,还促进了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的发展,激起了思维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三、大胆放手,给幼儿主动学习的机会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多方创造条件,为幼儿主动学习提供时间与机会,让幼儿与环境、与同伴与老师等之间进行多维互动,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努力去发现,探索新知,学习新知,同时也学会学习,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1、给幼儿亲身体验感受的机会。纲要中指出:幼儿绘画活动应以幼儿为本,应注重活动前的体验,让幼儿在实地、实物、实景、实情中进行情感受体验,发现环境、生活和艺术的美,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幼儿的感受力。如:“我们来种植”的绘画活动中,我带领幼儿亲自种植,并有意识的引导幼儿每天照顾职务,浇水、施肥,并观察植物的生长,了解植物的根、茎、叶、果。孩子们通过亲身的体验,获得了种植的经验,为幼儿的绘画创作积累了经验。2、给幼儿自由创作的机会。美工是幼儿重要的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通过美工活动幼儿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及思想,并且每个幼儿的表现方式、水平不同。因此,教师要为幼儿美工创作提供多种展示方式,让幼儿有充分的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及水平来表现、交流、分享。四、正面评价,增强幼儿主动学习的信心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