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认可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认证认可事业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标准是认证认可工作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的根本技术保证。为了更好地适应认证认可事业发展的要求,加快我国认证认可标准化事业的发展,依据《认证认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并结合认证认可标准化工作的实际状况,制定本规划。一、认证认可标准化工作回顾2001年初,党中央、国务院从积极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新形势出发,作出了改变我国认证认可工作分散管理的格局,成立国家认监委,统一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全国认证认可工作的重要决定。几年来,认证认可标准化工作稳步推进,为认证认可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一)认证认可标准化管理机制和组织体系初步形成为统一指导、协调和管理我国认证认可标准化的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工作,经国家标准委批准,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TC261)于2002年9月成立,主要负责认证认可领域国家标准制修订,并对口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合格评定委员会(ISO/CASCO),同时成立了基础工作组、认证工作组、认可工作组和检测检查工作组,具体负责相关专业领域国际标准跟踪和技术支持工作。TC261成立以来,制—1—定了《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制修订工作程序》等8个规范性文件,委员人数达到50人,基本建成了代表广泛、组成合理、力量充实、各方有效参与的专家队伍,为认证认可标准化工作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制度和组织上的保障,形成了较完整的标准化工作机制。(二)认证认可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快速推进组织编制了认证认可标准体系表,并以体系表为依据,大力加强认证认可和合格评定领域的国际标准转化工作。ISO/CASCO现行有效的标准/指南共21个(不包括PAS文件),已转化为国家标准的有14个,国际标准/指南采标率由加入WTO前的20%提高到现在的67%,基本填补我国认证认可标准体系中核心与基础标准的空白。(三)积极参加认证认可国际标准化活动及时跟踪和密切参与ISO/CASCO的工作,选派专家参加ISO/CASCO-ISO/TC34联合工作组JWG11(负责起草ISO22003《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ISO/CASCO/WG23“通用要素工作组”、ISO/CASCO/WG27(负责起草ISO17007《合格评定标准编写指南》),结合我国认证认可实际,提出我国的观点与意见,提高了我国在这些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中的“话语权”。—2—(四)推动认证认可标准自主创新在积极转化认证认可国际标准的同时,注重标准自主创新。目前,认监委或TC261归口管理的国家标准有30个,其中18个为自主制定,占60%,GB19489-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荣获首届“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二等奖。(五)逐步推动认证认可标准宣贯工作为了促进对标准的正确理解和有效实施,依据《认证认可标准宣贯管理规定》,启动合格评定系列标准培训工作,已举办3期《产品认证机构通用要求》培训班,培训人员200余人。(六)启动认证技术规范管理工作为规范认证技术规范的制定工作,保证认证依据的科学性和适用性,认监委于2006年1月发布《认证技术规范管理办法》(认监委2006年第3号公告),该办法于2006年3月1日起施行。按照该《办法》规定,主动与其他技术组织或部委协调,积极组织对申请备案的技术规范的受理、审查及公告工作。已备案了5项技术规范。近年来,虽然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还不能完全满足认证认可事业发展的需要,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1.目前仍处于被动接受国际标准的状态,缺乏自己的实践总结和创新,在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方面仍然薄弱,没有充分施加认证大国的影响,还没有以我国标准为基础上升为国际标准;2.标准化工作机制创新不够,经费不足,缺乏激励机制,—3—缺乏标准化技术支撑。3.标准宣贯力度不够,造成不同使用者对标准的理解不同,影响实施效果。4.认证依据用标准滞后,新兴认证领域缺乏相关技术标准、标准制修订速度慢、国际标准转化速度慢、标准适用性差等,造成难以满足认证工作需要。二、认证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