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日期:2010年11月21日七年级设计人向元丕科目语文上课日期月日学生姓名厚德博学§课题30.诗五首<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诗人相关的文学常识;流利地朗读诗歌,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重点)2.整体感知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中心,背诵诗歌。(重点)3.品味诗歌中表达的情感。(难点)备注学习过程望岳杜甫一、预习设置1.作家作品简介杜甫,字,自号,代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是唐初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唐肃宗时,曾当过左拾遗、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人又称其为“杜拾遗”、“杜工部”。本诗选自《》,杜甫的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首诗写望动员泰山。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篇,文中充满了杜甫年轻时期那种蓬勃的朝气。2.初读《望岳》,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写下大概内容,并口述出来)3.将下列生字注音岱宗()夫()决眦()二、合作探究1.再读《望岳》,试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情感?2.作者从多角度来写了泰山的巍峨高大,试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观沧海曹操一、预习设置1.作家作品简介曹操,字,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年著名的家、家和诗人,三国时代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战,为全国尽快统一,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豪强,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此外,他还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作为一代枭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慷慨悲凉。本诗选自《》。2.初读《观沧海》,并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写下大概内容,并口述出来)3.将下列生字注音澹澹()竦峙()备注备注二、合作探究1.说说《观沧海》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感情?检测反馈检查学生对这两首诗的熟读成诵情况。备注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