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旅游专业县建设中作用发挥问题研究连南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明确提出打造“绿色产业强县、民俗文化圣地、休闲品质之城”,聚精会神发展旅游产业集群、一心一意建设旅游专业县的战略目标,得到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赞同和省民宗委、清远市领导的认可,也是新形势下粤北山区如何开发第三产业、加快科学发展的一个路径方向。党的建设历来是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的,如何找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做大做强旅游产业良性互动的结合点,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在提升现代旅游功能和旅游产业整体素质中的主导作用,不断提升民族党建工作水平,连南县委组织部调研组一行深入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以集体座谈、个别访谈、实地走访等形式深入开展调研活动,形成本报告。一、建设旅游专业县是连南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人心,发展模式的逐渐多元化,经济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由于连南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良的生态环境等优势,在受地理、交通等因素制约,比较优势欠缺,工业经济带动缓慢的情况下,建设旅游专业县已成为连南县在新形势下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一)民族文化优势。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连南被誉为诗画之境、歌舞之乡,是全国唯一的排瑶聚居地,瑶族人口84000多人,占全县总人口数的53%,生活着一群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八排瑶民,至今仍保留着古朴奇特的民族风俗习惯。古色古香的瑶家山寨、神秘的瑶族民俗宗教活动、绚丽多彩的瑶族服饰、隆重盛大的“耍歌堂”、优美粗犷的长鼓舞,无不彰显着独特的排瑶文化魅力。连南更是世界经典乐曲《瑶族舞曲》的故乡,有被称为中国瑶族第一寨的南岗千年古寨,有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南岗村、油岭村,有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瑶族耍歌堂”和“瑶族长鼓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瑶族婚俗”和“瑶族刺绣”。排瑶民族文化具有唯一性、排他性和不可复制性,这是连南建设旅游专业县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源优势。(二)生态环境优势。连南背靠南岭山脉,远离珠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自然环境得到最好的保护,是广东省粤北地区的天然屏障。连南境内崇山峻岭,连绵起伏,溪流回转,林木参天,山光水色美如画卷,形成“万山朝王”、“瑶山绣锦”、“金色梯田”、“板洞天湖”等著名景观,素有“广东小桂林”之称,著名作家陈残云曾有“觅景何须去桂林”的感叹和赞誉。连南良好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清新空气、绿色农业等生态优势,最适宜打造珠三角洲周末休闲度假旅游的第二故乡。(三)品牌热线优势。千年积淀而又保存完好的八排瑶族民间文化艺术,以及以千年瑶寨、“瑶族耍歌堂”、篝火歌舞等形式展示出来的瑶族原生态风貌和艺术精华,充分展现了排瑶浓郁而奇特的文化底蕴和淳厚古朴的民族风情,成为了连南民族旅游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连南瑶族风情游”就成为广东省旅游热线的成熟品牌之一。目前,县委县政府正全力营销连南旅游热线品牌:广东第一排瑶生态博物馆――千年瑶寨、广东第一原生态特色农业村落游、广东第一海拔湖泊――板洞天湖、广东第一民族地貌奇观――万山朝王。(四)市场竞争优势。旅游休闲观光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产物。统计表明,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就会产生旅游需求。到2007年,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旅游已成为该区域居民文化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清连高速公路的开通、二广高速公路的开建、村村通公路网的修建,通过连南旅游的公路设施明显改善,目前连南至广州的车程仅需2个小时,已很好地融入珠江三角洲3小时经济圈。2009年上半年,全县旅游景点接待游客8.14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6.25万人次,增长331.2%;旅游景点收入146万元,与去年相比增加111万元,增长320.7%。连南已成为省内短线游、农村游、周末休闲游的首选地。(五)政策支撑优势。在国家层面,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国家旅游局把2006年定为中国乡村旅游主题年,2007年定为中国城乡和谐旅游年,2008年定为中国奥运旅游年,2009年定为中国生态旅游年,说明我国的旅游政策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