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儿童教育的十大缺1VIP免费

儿童教育的十大缺1_第1页
1/6
儿童教育的十大缺1_第2页
2/6
儿童教育的十大缺1_第3页
3/6
儿童教育的十大缺失湖北省公安县甘家厂小学罗先林摘要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关心他们的学习成绩,更要懂得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过高的期望、过分的严厉、大把的花钱等教育行为,都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今天的孩子生长在历史的交汇时期,具有一定的“反叛”和自主意识,不是那种温顺的小绵羊。因此,儿童教育是一门科学,需要家长和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关键词儿童教育缺失尊重沟通教育孩子,是每个人都会的事。但要教好孩子,就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了。古时候有一位植树专家,他栽的树不仅成活率高,而且枝叶繁茂,果子结得又早又多。在讲到经验时,他说:“只不过我种树时能顺应树木的天性而已,树木生长,要求舒展根部,用原来的旧土,并且培土夯实。栽好之后,不要总去打扰它,要让它自由自在的成长。这样做就是保护了树木生长的天性。”孩子就好比树苗,要想他长成有用之才,就要依据他的天性,给予适宜的环境,植物专家称之为培育,父母和老师称之为教育。笔者利用工作之便对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同许多中小学生交朋友,认识和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感受十分深刻。我认为,当前儿童教育主要存在十大缺失。一、缺失正常的心态.家长过高的期望值,使儿童面临“黑云压城城欲摧”的严峻态势。我们向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家长抽样发放了100份对孩子期望值的调查问卷,有69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试“得100分”、成绩在“班上拔尖”,而选择“顺其自然”发展的仅有7人,成绩好给予金钱、物资奖励的有32人,而成绩差就进行指责甚至打骂的有44人。孩子们天天这么提心吊胆的过着,那种特有的快乐、无忧无虑和想入非非的天性被慢慢磨擦掉了。父母们是否了解孩子的心里有多苦,他们是怎样的惶恐不安?我们在开展“知心书信”活动中,许多小学生都发出了心中的呐喊。一名叫云云的五年级女生在信中写道:“刚上寄宿制五年级的时候,数学考试考砸了,只打了38分,我垂头丧气的回到家,细声小气地说:‘爸爸,我只打了38分。’爸爸怒气冲冲地给了我严厉的惩罚,不许我吃饭,要我在地上跪了三个小时。”从此以后,如果考试失败了,她再也不敢如实向爸爸说。一名叫红艳的六年级学生一直都是按爸爸的意愿学习,她说:“一次,同学答应借我一本作文书,放学后我去她家拿。可爸爸以为我去和同学玩,回家后就给了我一巴掌,我本想向爸爸解释,可他根本不听就走了。”还有一名叫张琪的学生更道出了心中的恐惧:“一次语文考试,我才考了87分,很难过地回到家,可妈妈既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一副非常懊恼的样子。这使我心里很不安。因为我向妈妈保证过:‘如果我考不到90分以上,打我骂我都随您便。’假如妈妈当时把心中的不满在我身上发泄出来,我也许不会这么难过!”这样的环境对孩子们来说太不公平了。过份苛求是一把心灵之剑,美国五十年代走钢丝的演员瓦伦达,一辈子的表演都很精彩,但最后一次从钢丝上掉下来摔死了。原因就是,从前心理上没有多大负担,专心走每一步。而最后一次他总在想:要有一个完满的结局,千万不能失败。这种包袱反而使他丢了性命。从“瓦伦达心态”中我们应该懂得,给孩子好的心态才是父母系希望于孩子的基础。1二、缺失生存意识。今天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西方国家的父母认为是“快乐”,而中国的父母则认为是“成功”,笔者认为,今天的孩子更需要学会生存的本领。一个叫何兴的小学生给妈妈写了这样一封信:“妈妈,我真不理解,您为什么不让我做一点家务事呢?您知道吗,每当我看到您一心一意为我织毛衣、满头大汗干家务的时候,我都难过得快要流泪了。可每当我准备动手帮您干点活的时候,您总是说:‘你只要搞好学习就行了,家里事你别管!’您一天到晚就只知道学习、学习,太烦了!”一名叫易军的小朋友在作文中这样写道:“我现在是一名寄宿制学生,离开了父母,洗衣叠被都不会。我现在有好多知心话想对妈妈说:是你们一直对我太好了,给我吃好的、穿新的,自己再困难也要给我零花钱。特别不让我干一点家务活,害得我什么都不会。希望你们以后不要把我管得太死了,我长大了,需要学会自...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儿童教育的十大缺1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