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级初一(上期)语文试题(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0分)1、用楷书正确地书写下面的诗句(4分)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2、选出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2分)()A、殆(dài)逾(yù)矩B、笸(bǒ)箩天罡地煞(chà)C、林纾(yū)堆砌(qiè)D、朦(méng)胧俘虏(lǔ)3、选出对下面的词语解释有错的一项(2分)()A、消遣:用自己感到愉快的事来消磨时光。B、不能自已:自己不能停止。C、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D、从心所欲:随自己心意,想怎样就怎样。4、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A、索然无味无病而伸盛气凌人B、人情事故煞费苦心恍然大悟C、节衣缩食名正言顺含辛茹苦D、风尘仆仆骄揉造作汉马功劳5、选出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著名教学论专家杨启亮先生的语震撼心灵:“每每看到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喜欢写字,不喜欢汉语言文学,不喜欢千古传诵的诗词歌赋,①无知于中国传统文化,就像看到黄河②一样,会③感慨却欲哭无泪,这真是令人④的语文教学的命运,因为语文是母语,母语是母亲说的话……”A、①茫然②截流③凄然④心灰B、①凄然②截流③茫然④心碎C、①凄然②断流③茫然④心灰D、①茫然②断流③凄然④心碎6、选择下列搭配有错的一项(2分)()A、《期行》——《世说新语》——刘义庆——南宋B、《三国演义》——长篇小说——罗贯中——元末明初C、《水浒传》——长篇小说——施耐庵——元末明初D、《忆读书》——《冰心选集》——谢婉莹——现代7、仿照例句用规定句式造一个类似的句子(2分)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仿句:人们都爱,爱她的,爱她的,爱她的。8、按要求默写出诗句(4分)A、,不亦君子乎。B、,思而不学则殆。C、择其善者而从之,。D、,八千里路云和月。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9---14题(15分)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我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部分。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这时我同时还看了母亲针线筐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因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二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写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精忠说岳》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虽然岳飞是我从小就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英雄。在此顺便说一句,我酷爱古典诗词,但能够从头背到底的,只有岳武穆的《满江红》“怒发冲冠”那一首,还有就是李易安的《声声慢》,她的那几个叠字——“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写得十分动人,尤其是以“寻寻觅觅”起头,描写尽了“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