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014年10月中旬召开的山西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省委书记王儒林强调,要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实施“六权治本”。即通过依法确定权力、科学配置权力、制度限制权力、阳光使用权力、合力监督权力、严惩滥用权力,在“不敢腐”的基础上,形成“不能腐”的长效机制。“六权治本”是一个行为规范,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不仅适用于山西省国家机关,也适用于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国有公司、企业。“六权治本”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强化顶层设计,加强顶层推动;“六权治本”更是一场权力革命,需要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亲自抓、勇于革自己的命。同时,“六权治本”要从实际出发,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掌握权力的重点对象、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权力运行的重点环节先行突破,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六权治本”的核心内涵和重要意义,是我们实现弊革风清、促进富民强市的现实要求,也是建设法治孝义的必然路径。要革弊立新,必须从依法行政开始,“六权治本”正是依法行政思想的有效延展和理论创新。它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也是一个哲学命题,它为我们夯实了净化政治生态的思想理论基础,我们必须紧密结合实际,以严肃的约束力和可靠的执行力,做到步调一致、统筹落实、及时推进,确保取得实效。当然,权力并非恶之滥觞,把权力关进笼子里,不是让权力躺在笼子里睡大觉,也不是打压权力,而是通过制度约束,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真正让权力敬畏阳光、领导敬畏群众、权威敬畏民意,做到制度面前没有特权、纪律约束没有例外,确保权力更好地承担责任、成就事业、造福于民。作为基层学校,我们必须积极响应上级号召,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不折不扣的完成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将“六权治本”工作抓紧、抓实、抓久。抓出气势、抓出氛围、抓出效果。努力创办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教育。抓改革发展机遇办人民满意教育——孝义六中教育集团简介一、新老联手整合重组孝义市第六中学始建于1979年,是孝义新城区创办最早的初中。33年来,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学校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先后被评1为“山西省示范初中”、“山西省德育示范初中”,成为吕梁山麓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孝义市第八中学的前身是一所乡镇初中,2005年整体搬迁到城区,接纳了部分城区学生,更名为孝义市第八中学。2012年7月,市委政府为了尽快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初中教育发展均衡,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好上学、上好学”的需求,整合孝义市第六中学和第八中学教育资源,成立了孝义六中教育集团。下辖孝义六中、孝义八中两个校区。集团占地9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57000余平方米。现有30规9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794人。有教职工470人,其中专任教师372人。有中学高级教师65人,中学一级教师215人。有省级教学能手9人、省学科带头人10人、省级骨干教师4人、吕梁名师4人、吕梁市教学能手32人、吕梁市学科带头人2人、孝义市教学能手61人、其它各级各类先进模范117人。二、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办学理念:办“学生快乐、教师幸福,社会满意”的教育办学目标:办“三晋顶尖,全国一流”的特色学校管理理念:以人为本、文化引领、制度为纲、发展为要校训:赢得尊严、追求卓越教风:笃学、启智、鼎新、乐教校风:明德、尚技、勤奋、和谐班风:敬、净、静、竞、进学风:博学多思、合作展示三、资源共享优势互补1、学校管理一体化。集团按照“一套班子,两个校区、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运行模式,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理念、统一硬件、统一制度、统一调配、统一研训、统一育人、统一考核”的八个统一。2、教师流动常态化。为了稳妥实现师资配备均衡,集团对两校区初一年级教师进行统一调配,初二、初三年级教师小型调整,并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实现教师流动的常态化。3、养成教育系列化。集团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学生中实施行为习惯养成系列化教育,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良好、科学、文明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4、教学模式多样化。集团坚持统一备课形式,实施两校区集体研讨活动,单月在六中校区活动,双月在八中校区活动。实行教学进度统一,测验考试统一,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