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一中高二年级导学提纲古诗文选修编写:郭方审核:语文组使用时间:姓名:考号:古诗文选修第1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第1学时一、学习目标基础目标:我能说出“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定义。拓展目标:我能举例说明“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运用方法。挑战目标:我能综合运用“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方法,赏析《拟行路难》。二、学法指导1.通读知识短文,圈画文中有效信息,并提炼整合。2.课上小组讨论交流,分享自己的理解,促使同学们掌握赏析诗歌的方法。三、知识链接“以意逆志”例析:次北固山下(唐朝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客居在外,坐船行驶江中,顺流东下,泊于镇江北固山下,面对眼前景色,激起心中情思。怎么样才能把这情思告诉亲人呢?诗人想起鸿雁传书的故典,于是请托北归的大雁,把他的家书传给洛阳的亲人。诗的情节很简单,但是书中传的是什么“情”呢?是乡愁吗?向来的评论家异口同声都作了肯定的回答。不错,古代由于交通和书信往来极为不便,一旦外出,便音讯全无,归期难再。闺中之人盼亲人归回,望眼欲穿;游子盼望归期,如大旱之望云霓。因此,乡愁自然就成为古人诗歌中一个最常见的主题。这些诗作,从某种角度说,就类同现在的爱情诗。但是,我们颂读这首诗,从字里行间却怎么也寻不出半点忧思愁绪。“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船行驶在青山绿水之间,优美的景色,多么赏心悦目;“潮平两岸阔”,海潮上涨,水面开阔,多么心旷神怡;“风正一帆悬”,和风送船,轻舟扬帆,可谓长风破浪,一帆风顺;“海日生残夜”,黑夜成了过去,曙光已经来临,一轮鲜红的太阳从海边冉冉升起,前景灿烂辉煌;“江春入旧年”,告别旧岁,迎来新春,一切烦闷和苦恼都成为过去,新的希望、新的生活已经到临,诗人怎么不心潮起伏、激情澎湃?这首诗分明写的是喜,哪来的什么愁?诗人要鸿雁传书,正是急不及待地要把这喜讯报告亲人。是什么“喜”?莫非诗人吉星高照,仕途坦荡,官运亨通,忽得提携?莫非诗人久羁他乡,烦于公旅,今儿忽得闲暇,可以合家团聚、安享天伦?至于具体“喜”情,由于资料缺乏,就难以坐实。但可以肯定,人们把这首诗当作写“愁”的诗,是习惯思维作崇,没有从诗的实际内容出发。四、自测试题1.请细读课文,从文本中筛选关键信息,理解“以意逆志”。①请给“以意逆志”下定义。以意逆志是。②请解释“意”和“逆”。意:;逆,。③请归纳“以意逆志”具体运用步骤,并举一例说明。步骤1:步骤2:步骤3:2.请细读课文,从文本中筛选关键信息,理解“知人论世”。①请给“知人论世”下定义。知人论世是②请归纳“知人论世”具体运用方法,并举一例说明。步骤1:步骤2:步骤3:五、当堂训练3.综合运用“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方法,赏析《拟行路难》。步骤1:步骤2:步骤3:六、知识清单熟记短文中所举诗句赏析知识。(答案见教材)①王之涣《凉州词》常用意象的特定含义:“孤城”,;“杨柳”,;“玉门关”,。②杜牧《山行》,用自己的生活经验,领会“停车坐爱枫林晚”生活情趣:。③汉唐离别之作的感情不同点:汉末文人诗中流露的是,如《行行重行行》;而初盛唐则是,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又如高适《别董大》中的诗句“”。古诗文选修第1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第2学时一、学习目标1襄阳一中高二年级导学提纲古诗文选修编写:郭方审核:语文组使用时间:姓名:考号:基础目标:我能说出“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定义。拓展目标:我能运用“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方法,赏析《蜀相》和《书愤》。挑战目标:我能运用所学的诗歌赏析方法,不借助老师所给步骤,探究李清照《一剪梅》。二、学法指导1.通读课文,圈画文中有效信息,并提炼整合。2.课上小组讨论交流,分享自己的理解,促使同学们掌握赏析诗歌的方法。三、知识链接1.杜甫生平(部分)天宝年间,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著贫困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