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教案教师:龙岗中心小学李沛东授课年级:四年级一、教材分析《分离盐与水的方法》是教科版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溶解》最后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前6节课中,学生对固体与液体在水中的溶解、影响溶解的快慢的因素、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本课意在引导学生对“食盐能从盐水中分离出来吗?”等问题进行研究。通过探究性实验得出实验结论,从而生成本节课的科学概念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为四年级学生,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规范意识还比较薄弱,而本次实验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酒精灯。实验中酒精灯的操作要求较高,所以本次实验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三、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用蒸发的方法分离溶解于水中的物质。2、过程与方法·经历完整的探究性实验活动“食盐从浓盐水中析出”。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发展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对实验方法的自主设计·能正确使用酒精灯进行加热蒸发2、难点·验证蒸发析出的白色物质是盐五、教学策略教法:问题引导法、直观演示法学法:观察法、实验法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准备①每个小组准备一套实验装置(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蒸发皿)、一杯饱和盐水、一杯清水、玻璃棒、放大镜、火柴、湿抹布②确定好小组分工:组长、实验现象记录员、汇报员、仪器整理员。预习课本P35-38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出示】一杯饱和盐水。【引导】老师不断搅拌但是杯底的盐还是没有溶解,怎样才能使杯底的盐完全溶解?【提出研究问题】如果杯子中的水不断蒸发,直到最后水全部被蒸发掉,食盐会随着水一起蒸发还是留在杯子里呢?【引导】那如何检验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回答:加水搅拌学生作出假设:留在杯子里/随着水一起蒸发回答:做实验回顾上节课的知识,也为本节课最后构建食盐溶解于水是可逆的过程这一科学概念作铺垫。设计方案验证猜想【引导并点评学生的回答】如何设计实验呢?请同学回答。【引导】自然蒸发的优点是操作比较简单,但是所需时间较长。如何在课堂的时间内观察到实验结果?需要取全部食盐水加热蒸发吗?【总结】取一小部分的食盐水加热蒸发【PPT展示】酒精灯,本次实验用到的加热仪器就是实验室常用的酒精灯。【讲解】酒精灯的构造包括了灯帽、灯芯和灯体。【引导】如何点燃酒精灯?能否用燃着的酒精灯给其他酒精灯点火?为什么?【PPT展示】酒精灯火焰,酒精灯的火焰有几层?从外回答:放在阳光下晒;放在火上加热回答:加热蒸发;取一小部分学生观察桌面上的酒精灯回答:用火柴点燃。不能,酒精容易洒出来。回答:三层;外学生尝试自主提出初步的实验方案。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得出本节课的实验方案。让学生理解酒精灯错误操作的原因,更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步骤。到内分别是?但是这三层火焰的温度是不一样的。【现场演示】燃烧木条,哪里燃烧的颜色最深?说明了什么?【引导】实验结束应该如何熄灭酒精灯?能用嘴吹灭吗?为什么呢?【讲解】因为酒精是易挥发的,如果把高温的酒精蒸汽吹进酒精灯内就可能引燃里面的酒精。【现场演示】如果不小心有酒精洒出着火怎么办?不用紧张,用湿抹布或者沙子盖灭就可以了。【PPT展示】三脚架、石棉网、蒸发皿【讲解】除了酒精灯外,本次实验还需用到三脚架、石棉网和蒸发皿。蒸发皿是用于蒸发溶液和灼烧固体的仪器;石棉网的作用是使蒸发皿受热更均匀。焰、内焰、焰心回答;两侧;说明外焰温度最高。回答:用灯帽盖灭直观地看到不同火焰层的温度不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PPT展示】实验方法:取一可乐瓶盖的浓盐水(约5毫升)加入蒸发皿,点燃酒精灯,观察实验现象。注意:①在盐水未完全蒸发前熄灭酒精灯。②实验后实验仪器很烫,注意安全。【小组交流】请两个小组汇报自己组的实验现象。【质疑】蒸发后析出的白色物质就是食盐吗?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它是食盐呢?【引导】实验室所用的药品都不可以尝,还有什么其他办法呢?【点评学生的回答并总结】①从外观上包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