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吟诵教学法之爱国诗单元精品资源包教学设计听课反思2020年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精品课程整体吟诵,感悟爱国——《泊秦淮》听课反思小榄镇九洲基小学林玉珍《泊秦淮》是一首即景生情之作,通过写夜泊秦淮所见所闻的感受,揭露了晚唐统治者沉溺声色,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秦淮河两岸是六朝时的繁华之地,是权贵富豪、墨客骚人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场所。诗人夜泊秦淮,在茫茫沙月,迷蒙烟水中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不禁触景生情,顿生家国亡思,将对历史的咏叹与对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从陈的荒淫之国联想到江河月下的晚唐命运。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沈德潜称之为“绝唱”。虽然这首诗引用了历史典故,带着深沉的社会背景,陈老师在教授古诗前以吟诵回顾引入。在教授“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一句时,陈老师抓住“烟、水、月、沙”四个意象以两个“笼”连接起来,在吟诵中,强调“烟”的烟雾迷蒙感,要读得轻柔一些。并且吟诵的时候通过动作,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悠长的音韵。在讲授“隔江犹唱《后庭花》”时,陈老师拓展大量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亡国之音,把学生的情绪推向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内心的愤怒。陈老师在课堂中通过整体吟诵,让学生边吟诵边感悟,在吟把诗的情感表达得更加淋漓尽致。整体吟诵教学法之爱国诗单元精品资源包教学设计听课反思2020年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