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文言句式——省略句、判断句常见文言句式——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主要有:1、省略主语(病)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病)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病)在骨髓,司命之所属,(医)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今译:病在肌肤,是针炙能够治疗的;病在肠胃,是火剂汤能够治疗的;病在骨髓里,是掌管生命的神所管辖的,当医生的就没有办法了。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改之。(《<论语>十则》)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3、省略宾语①投(之)以骨。(《狼》)今译:把骨头扔给(狼)。②君与(之)俱来。(《隆中对》)今译:你和他一起来。4、省略介词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今译: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常见文言句式——判断句判断句是谓语对主语加以判断的句子。文言文中,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的。常见的形式主要有:1、……者,……也。(“者”表示停顿,“也”表示判断)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2、……,……也。(主语后面不用“者”)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今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知”。“是”意思是“这”,复指前面的主语。②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今译:病在肌肤里,是针炙能够治疗的。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今译:南阳的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3、用“乃”“则”“即”“为”“则”等帮助判断。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今译: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色。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今译:该立为皇帝的是公子扶苏。4、文言文中也有用“是”表示判断的,这是较为晚起的。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西湖游记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