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课题《运动的快慢》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科学下册执教者忻城县实验小学蓝艳洲解读理念本课主要是测量物体的运动,让学生意识到物体运动有快有慢的。一个物体在一个确定的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路程,就是物体运动的速度(含方向)。解读学生学生对“运动”这个词是比较理解的,也知道运动有快也有慢,但不知道快慢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去比较等。解读教材内容标准《运动的快慢》是义务教育课程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节内容,本节课主要阐述怎样比较物体的“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意识到事物之间的联系性,体验到用比较的方法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能力目标会测量走路的速度;能给各种物体运动的速度排序;会使用秒表。知识目标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速度可以用一定距离所用的多少来描述。知道运动方向也是物体运动的表现。认识一些非常缓慢的运动。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秒表、卷尺、活动记录表教学重点知道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教学难点会测量运动的速度。解读方法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式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以小组讨论、生生交流、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探讨式学习。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秒表、卷尺、活动记录表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标达成活动一:(5分钟)情境导入引出“运动的快慢”主题出示课件,提问:图中的伙伴们在干什么?(动画演示他们的移动),那么,有什么办法能比出他们运动的快慢呢?板书课题:运动的快慢。猜一猜,谁移动的快?同学们提出要指定一段距离,让他们进行比赛。引导学生说出:不知道他们行进的距离和时间就不知道他们运动的快慢。1教学过程活动二:(32分钟)探究学习比较运动的快慢的方法1、讲解“相同距离,比较时间的多少”。(5分钟)讲述:刚才,同学们提出要指定一段距离,让他们进行比赛。那么,我们就来看一段比赛的录象。(播放刘翔比赛录象)。(回到导入)那么,他们之间运动的快慢如何比较呢?(课件演示他们移动的画面)小结:运动的快慢需要用一定距离中所用时间的多少来进行判断,这就是常说的运动速度。(板书:运动速度)2、讲解“相同时间,比较距离的长短”(6分钟)(1)引入:(接上文)平时,我们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运动的快慢。在我们生活中,物体的运动快慢是不一样的。(回到刚才的画面,看距离比时间,现在是看时间比距离,再演示他们移动的画面)。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图片。(演示图片)(2)你们(1)讨论:知道这是什么比赛吗?(110米栏)在决赛中,刘翔以12秒91获得了冠军。美国选手特拉梅尔获得亚军,他的成绩是13秒18;古巴选手加西亚第三名,他跑出了13秒20的成绩。那么,我们是通过什么来比较他们之间运动的快慢?(时间的多少)(2)讨论:就是说,想要比较他们之间运动的快慢,必须符合什么条件。(板书:距离时间)交流:我是怎样比出快慢的?那么物体运动速度的快慢还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时间相同,距离的长短不同)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理解在行进相同距离的情况下运用速度来比较运动的快慢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在相同的距离比时间。理解另一种比较运动速度的方法:在相同时间情况下比较行进距离的长短。2教学教学过程活动二:探究学习比较运动的快慢的方法能给他们的运动速度排序吗?3、测算运动的快慢与距离、时间的关系。(15分钟)讲述:你平时走路的速度是怎样的?你想测算一下吗?那么你想设计这样的活动吗?演示表格,问:你能读懂这张表格吗?(1)测量时间时,我们可以用秒表(出示秒表),教学秒表的用法。(2)怎样计算速度?(用距离除以时间)为了便于计算,可以借助计算器,结果保留整数。(3)测量距离时,我们可以使用卷尺。提醒大家,测量时要注意将卷尺拉直,沿直线测量(4)在室外,老师已经事先画好了一段5米的距离。现在请你们量一量(5)完成测量和记录后,请小组根据表中的数据,交流一下,正常步伐的速度与慢一些步伐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4、知道如何判断缓慢运动的物体。(3分钟)在教材30页完成运动速度排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