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焦耳定律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2、理解焦耳定律,并能利用焦耳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利用和防止电热的场合和方法。二、过程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跟电流、电阻大小的关系。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电热的利用和防止知识的学习,认识科学是有用的。重点: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阻、电流大小的关系。难点:理解焦耳定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能的转化和守恒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对电流的热效应很容易理解。这节课的重点应放在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跟电流、电阻大小的关系上。教学器材:电脑平台、电炉、开关、电源、导线教学课时:1时教学过程:一、引入:连接一个使电炉丝发热的电路。让学生观察后,提出问题:电炉丝、电饭煲发热的能量是哪里来的呢?为什么电流相同的情况下,电炉丝热的发红,而导线基本不发热?电流的热效应跟什么有关系?板书课题。二、进行新课:(1)电流的热效应:(板书)电能转化成热能的现象。讨论:为什么电流相同的情况下,电炉丝热的发红,而导线基本不发热?电流的热效应跟什么有关系?学生猜想……教师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2)有几个变量?怎样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3)实验时怎样比较哪个产生的热多、哪个产生的热少?出示并介绍焦耳定律演示器。演示实验:(1)将焦耳定律演示器按课本99页所示接入电路,比较甲、乙两瓶中温计的读数,可得出什么结论?(2)将焦耳定律演示器按课本100页所示接入电路,比较甲、乙两瓶中温计的读数,可得出什么结论?归纳、板书:2、焦耳定律:(1)内容:(2)表达式:Q=I2Rt(3)单位:练习:一根60Ω的电阻丝接在36V的电源上,在5分钟内产生的热量是多少?2、电热的利用和防止:学生阅读课本上有关内容,回答:(1)生活中有哪些利用电热的事例?(2)生活中有哪些防止电热危害的例子?分别通过什么措施防止的?三、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四、达标练习:完成节后“动手动脑学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