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早期殖民扩张1.掌握着当时的世界商业霸权,成为“17世纪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被称作“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A.西班牙B.葡萄牙C.荷兰D.英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17世纪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海上马车夫”等信息说明是17世纪海上殖民霸权的荷兰,故选择C项;A、B是16世纪;D是18世纪。2.新航路开辟后,先后成为贸易强国和殖民强国的下列国家,排列正确的是A.葡萄牙→荷兰→英国B.意大利→西班牙→英国→荷兰C.葡萄牙→英国→荷兰D.意大利→葡萄牙→荷兰→英国【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葡萄牙最早进行新航路开辟,之后荷兰在17世纪成为海上马车夫,之后英国在18世纪中期,成为日不落帝国,故A项正确。3.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官方语言都与近代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有关,与印地语同为印度的官方语言的是A.英语B.法语C.西班牙语D.葡萄牙语【答案】A【解析】英国曾经将印度变为殖民地,在很长时间内对印度进行殖民统治,“与印地语同为印度的官方语言”应当是英语,故答案为A项;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在历史上没有对整个印度进行过殖民统治,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不是印度的官方语言,排除B、C、D项。4.17世纪以来,荷兰与英国相继崛起,两国崛起的相似因素是()A.都是岛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B.都通过垄断性贸易公司开展殖民扩张C.都是早期阶段奴隶贸易的支配国家D.都有广阔的国内市场和丰富的资源【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早期殖民扩张。A项“岛国”错误;C项中荷兰是靠商业资本支配而非奴隶贸易;D项两国都是小国,资源不丰富,市场狭小。结合所学,两国在崛起过程中都通过垄断性贸易公司开展殖民扩张,故B正确。5.下列关于早期殖民帝国西班牙的表述中,正确的是试卷第1页,总7页A.进行殖民扩张的目的是占领市场和原材料产地B.殖民地全部在美洲C.殖民扩张的主要方法是垄断商路、建立商站D.掠夺的财富没有转化为资本【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西班牙在早期殖民扩张过程中并没有把掠夺的财富转化为本国经济发展的资本,而是用于贵族的奢侈消费,故D项正确。6.英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是在A.“无敌舰队”之战后B.英法七年战争后C.三次英荷战争后D.《航海条例》颁布后【答案】B【解析】18世纪60年代英国取得英法七年战争的胜利,签订了《巴黎和约》,标志着英国建立了海上殖民霸权,故B项正确;ACD三项都是英国建立霸权的过程,与题意不符合,排除。7.荷兰诗人冯德尔曾写道:“我们阿姆斯特丹人扬帆远航……利润指引我们跨海越洋。为了爱财之心,我们走遍世界上所有的海港。”上述情形最可能出现在A.15世纪B.16世纪C.17世纪D.19世纪【答案】C【解析】17世纪的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荷兰商船贩运着世界各地的商品,因此答案为C。8.近代以来,亚非拉美许多地区形成了单一经济,如印度和埃及的棉花、东南亚的橡胶和锡、南部非洲的黄金和铜、中美洲的热带水果、古巴的蔗糖。其历史根源是A.亚非拉国家因地制宜发展迅速B.三角贸易推动区域资源优势互补C.亚非拉美国家注重发展民族经济D.欧美列强大力推行殖民主义政策【答案】D【解析】新航路开辟以后,亚非拉美地区的一些国家成为欧美资本主义列强的原料市场,试卷第2页,总6页殖民者依据各地不同的优势掠夺当地的自然资源,因而给这些国家留下了单一经济发展的历史根源,故D符合题意。发展迅速不符合史实,故A不符合题意.三角贸易本质上是资本主义列强大力殖民的体现,且其对非洲和黑奴等的伤害不能说是优势互补,故B不符合题意。发展民族经济与形成单一经济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9.16世纪后半期,加勒比海地区生产蔗糖,需要大量人力从事收割、榨汁,将其加工成浓缩糖蜜后,运至欧洲贩卖。因当地劳动力不足,来自欧洲的业主为提升生产力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使用机器开展大生产B.从非洲引进黑人奴隶C.自北美雇佣印第安人D.自欧洲招募契约劳工【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后半期,美洲劳动力不足主要依靠从非洲引进黑人奴隶,故B项正确;A是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后出现;印第安人被西方殖民者大肆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