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吉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政治组夏宗强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示学校教育理念、办学特色的重要平台,也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更是提升教育内涵、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切实增强学校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强化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丰富办学内涵,努力构建具有我县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特制定西吉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优化、美化、净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二、工作目标围绕“通过提升校园静态文化(含校园环境文化与校园精神文化)品位;创新、丰富校园动态文化活动;逐步构建具有西中特点的校园文化体系”这样一个工作目标,努力建设内容丰富多彩,格调健康向上,既充满生机活力又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校园文化。三、坚持的原则1、整体和谐的原则。校园文化规划设计要与学校周边的社会和自然环境统一和谐,要结合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当地地域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不仅发挥服务教育教学的作用,还要使学校成为当地公共设施建设的亮丽景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学校的校园文化设计要由小到大、由内及外都发生整体变化。要注重整个校园的绿化美化、教学楼的整体外观设计,重点做好教学楼内的文化设计和建设工作。学校的各功能区布局要合理,既体现相对独立性,又体现空间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使整个校园层次分明,衔接连贯,统一和谐。2、以人为本的原则。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始终关注人的行为模式,注重人的行为心理,尊重人的精神世界。坚持从细节出发,体现对使用者无微不至的关怀,充分考虑到人的活动需求,创造人性化的、不同层次的、丰富生动的、舒适宜人的交往空间,让师生在校园生活中感受到自然的亲和与人文的魅力。3、艺术性原则。按照统一性、个性化、层次感、差异对比、色彩和谐等艺术要求,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条件,有机地组织空间布局,创造注重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校园环境,追求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高度统一,营造良好的人文与艺术氛围。4、创新性的原则。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要面向未来,起点高,立意新,体现创新的精神。既要立足传统,结合学校的历史沿革,吸收传统文化观念;又要借助现代化手段,谋划学校的发展蓝图,体现时代的发展特征。要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理念,谋求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切忌照抄照搬、千篇一律,要力争“一校一特”、“一校一品”。5、勤俭节约的原则。各学校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学校原有资源,进行创新和改造。要挖掘社会和自然资源,组织师生自己动手,就地取材,突出地域特色,少花钱多办事,既能节约教育经费,又能使师生在建设校园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受到教育,培养师生建设美好环境、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四、整体思路1、强化校园文化管理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由高望东校长担任组长,李林平、郭占荣、姚广裕、闫彩宁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团委等负责人及各年级主任、班主任为组员,研究、确定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具体负责校园文化建设工作。2、营造校园文化氛围(1)从净化、绿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2)创设各种文化设施,开辟宣传橱窗、黑板报、图书室等思想、文化教育阵地。(3)悬挂名人字画,展示学校的校训和教书育人理念。(4)展出学生书画作品,开辟第二课堂等。(5)结合本校实际,通过制定班级文化建设公约、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活动等形式,建设良好的校风。3、开展校园文化教育(1)坚持开好“两会”(晨会和班会)。即每周国旗下的讲话制度和利用主题班会,经常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校情教育。(2)完善校园广播站,及时播放校园新闻和优秀稿件,不断优化校园音响系统,上下课电铃设为动听的音乐铃声,课前进行温馨提示,课余时间要播放轻松欢快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