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地球表面形态导学案VIP免费

地球表面形态导学案_第1页
1/2
地球表面形态导学案_第2页
2/2
来宾市一中“二主两变”课堂导学案学年: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年级:高一年级学科:地理必修2编号:主备人:兰罗锋审核人:直接使用人:兰罗锋整合使用人:地理备课组成员课题地球表面形态课时1课时(第一课时)课型□自主预学课□自主探究课□拓展提升课□固学反思课□综合课一、【导目标】(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运动对地形的影响。(3)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实践意义。二、【导学法】案例法、对比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读图分析法三、【导背景】我们这里常常看到有些地方平,有些地方高,地表高低起伏,形态万千。四、【导探究】(一)情境探究导入新课:青藏高原上发现的海洋生物化石,台湾海峡海底的古河道,火山喷发的场景,黄河三角洲向海延伸,桂林山水,天涯海角等。(也可多运用本地比较突出、典型的地貌例子来引入)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沧海桑田”的变化,使地表形成了千姿百态的面貌?(二)文本探究合作探究、精讲点拨1.珠穆朗玛峰地区不断抬升,如今海拔8844.43米,成为世界最高峰。2.长江将大量泥沙输往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师:上述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内力作用、外力作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3.板块的名称、分布、边界类型及板块之间的关系?板块和地表形态有何关系?(完成P.37-38活动)【点评】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陆地上大规模的山系、高原和平原的地貌格局,都是板块运动的结果。4.地质构造类型(完成P.39-40活动)(1)岩层向上拱起属于什么地质构造?(背斜)(2)岩层向下弯曲属于什么地质构造?(向斜)(3)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上升,两边下降,形成块状山地,如庐山、泰山,具体属于什么地质构造?(地垒)(4)层之间中间下降,两边上升,形成凹陷地带,如东非大裂谷、汾河谷地,具体属于什么地质构造?(地堑)(三)提升探究思考:从岩层新老关系上看,如何判断背斜和向斜?岩层中心老、两翼新(背斜)岩层中心新、两翼老(向斜)五、【导自我检测】□选用□整编用□原创1.假设你是工程师,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如果只考虑背斜和向斜的构造,应该选择甲地还是乙地呢?(提示:从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地下水的运动等方面加以考虑)背斜——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2.选择坝址是修建水库的关键之一,图示方案中,最适宜建大坝的是建设大坝要考虑地质构造,不能建在断层和地壳不稳定地带。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易发生断裂,不宜建大坝;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坚硬、地壳稳定,有利于建大坝。3.最有可能有泉水出露的位置是:A.①B.②C.③D.④断层线上岩石抗侵蚀强度如何?侵蚀后形成?(解释:断层地带易被风化侵蚀,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出现泉水和湖泊,所以断层对寻找地下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断层处还经常有断层瀑布和构造湖泊出现。)六、【导反思与拓展】(一)我的积累:内外力共同塑造地形、六大板块及运动、地质构造(二)我的反思: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三)创新思维:为什么甲村打不到地下水?村民们找到了地质专家——我们班的同学们,大家用学到的地理知识来帮甲村回答这个问题。拿到这个案例我们想要知道什么?地质剖面图如果有含水层,那么水会在向斜集聚还是在背斜集聚?如果有含油层呢?原因是什么?你能得出结论吗?①④③②①④③②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地球表面形态导学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