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v1θθ补偿训练(一)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参考答案1.D2.AC3.D4.(1)设小物块下滑的最大距离为sm,该过程小球升高△h=L/-L,如图所示,系统内仅重力和弹力做功,无其它力做功,机械能守恒△EA=△EB,得:mAgsmsin60o=mBg△h式中mA=mB=m,又依余弦定理可得:L/==或根据勾股定理得:L/==联立解得:sm=4(1+)L(2)设小物块下滑距离L时速度为v,此时小球回到初始位置且有向上的速度vB,如图12所示,由系统机械能守恒△Ep=△Ek,得:mAgLsin60o=mAv2+mBvB2式中mA=mB=m,又沿绳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相等,故vB=vcos60o联立解得:v=(3)小物块释放后下滑,滑轮O1左侧细绳先缩短,小球下降;小物块通过滑轮O1左侧细绳垂直杆的位置后,O1左侧细绳开始伸长,小球上升。故小物块到达滑轮O1左侧细绳垂直杆的位置时,小球下降到最低点且速度为零。此时,小物块势能虽可求,但因小球初始位置未知,导致小物块的动能无法求出,故需通过转换,利用过程系统机械能总量不变求解。设小球初始位置在滑轮O2下方h处,取C点所在的水平面为参考平面,此时系统的机械能为E1=-mBgh;小球下降到最低点时,设小物块的机械能为EA,小球的机械能为EB=-mBg[h+L(1-sin60o)],则系统的机械能为E2=EA+EB=EA-mBg[h+L(1-sin60o)],由E1=E2得:-mBgh=EA-mBg[h+L(1-sin60o)]解得:EA=mgL(1-)5.AD6.如图所示,设斜劈推至摆线与斜面平行时,斜劈M的速度为v1,位移为s1,摆球的速度为v2,对系统,根据动能定理,有Fs1-mgL(1-sinθ)=mv12+mv22题设F=mg,斜劈的位移为s1=Lcotθ=Lcot53o=L利用摆球和斜劈二者在垂直斜面方向的分速度相等,由于v2垂直摆线,摆线平行于斜面,故v1垂直斜面的分速度和v2相等,如图所示,即v1sinθ=v2联立以上各式解得:摆球速度v2=训练题:1.C2.CD3.ABD4.B5.BD6.(1)此过程中重力对小球所做的功为=-0.13J(2)设在图示位置时框架槽速度为v,小球做圆周运动此刻速度为v1,因沿接触面法向的分速度始终相等,如图所示,则有v=v1cos30o在该过程中,对系统用动能定理,有联立解得:v=2.08m/s,v1=2.39m/s故恒力F此刻做功的功率为W。(3)设杆与水平面夹角为θ时,杆的速度为v1,正方体的速度为v27.解:(1)两物体受力如图,由平衡条件得:对A:T=mgsinα对B:Tcosθ=mBg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解得:(2)由能量守恒得: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解得:(3)绝缘棒A第一次全部离开电场时,小球B运动到E点,DE与杆的夹角为β,由能量守恒得:由运动分解可得:vA=vBcosβ由几何知识可得: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解得:答:(1)小球B的质量为m;(2)若在绝缘棒A静止时下端位置MN、上端位置PQ(MN、PQ与斜面垂直)之间的区域内加一沿斜面向下的匀强电场(图中未画出),小球B运动的最高点可达与D同高的C点,场强的大小为;(3)若所加电场的场强大小E=,绝缘棒A第一次全部离开电场时,小球的速度为.【点评】:解决“绳(杆)端速度分解模型”问题时应把握以下两点:(1)确定合速度,它应是m2的实际速度;(2)m2运动引起了两个效果:一是左边绳子的缩短,二是绳绕滑轮的转动.应根据实际效果进行运动的分解.8.【解析】A竖直向下运动,C、B以相同速率分别向左右运动。A与B、C分离时,A并未到达地面,设此时A、C轴线的连线与水平成θ角,A的速度为v1,C的速度为v2,如图所示,此时A与B、C的作用力恰为零。设分离前瞬间,A相对C的速度为v/,由于分离时C受的合力为零,可用作惯性参考系。以C为参考,A相对C做圆周运动,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对A有:求A相对C的速度v/有两种方法:方法一:A相对地面速度v1,等于A相对C的速度v/和C相对地面速度v2的矢量和,作出速度矢量关系图示,如图所示,则v2=v1tanθ则A相对C的速度,v/=v1secθ方法二:A和C在垂直接触面(圆柱切面)方向的分速度相等,如图所示,有v1sinθ=v2cosθv2=v1tanθ则A相对C的速度v/=v1cosθ+v2sinθ同样得到A相对C的速度v/=v1secθ。再以地面为参考,对系统,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以上四个独立方程,四个未知数v1、v2、v/、θ,联立解得:,,即得A与B、C分离时的速度大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