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分式教学内容:1.1.1分式的概念(1课时)教者: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分式的基本概念,并能用分式表现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系;2、通过分式的定义理解和掌握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会判断分式的值是否为零,会求分式的值。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分式与分数的类比,经历分式概念的形成过程,初步学会运用类比转化的思想方法研究数学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数与分式的比较,培养学生良好的类比联想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并培养学生的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分式的概念;2、掌握分式有意义、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3、会求分式的值。教学难点:掌握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及分式值为零的条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探究:1、把三个一样的苹果分给4位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分到多少苹果?你怎么分给他们?(交流讨论)(1)每位小朋友分(2)分法:①每个苹果切成四个相等的小块,共12块,每人分3块,这3块占一个苹果的②为了每个小朋友吃起来方便,每个苹果切成8块,共24块,每人分6块,这六块占一个苹果的。想想这两种分法分得的是否一样多?(,即:)由此表明了什么?2、(1)把上面问题变为:把3个一样的苹果分给n(m>0)位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分到多少苹果?用除法表示:,用分数表示为:,相等吗?()这里的n可以是实数吗?(n不能为0)(2)有什么区别?(后者分母含有字母)我们把前者叫分数,后者叫分式,什么叫分式呢?分式有没有和分数一样的性质?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分式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分式的概念填空:(1)如果小王用a元人民币买了b袋相同的瓜子,那么每袋瓜子的价格是______元。(2)一个梯形木板的面积是6,如果梯形上底是am,下底是bm,那么这个梯形的高是________m.教师活动:2(3)两块面积分别为a亩,b亩的稻田mkg,nkg,这两块稻田平均每亩产稻谷________kg.观察多项式:这些代数式有什么共同点特点?(分子分母都是整式,分母含有字母)一般地,如果f、g分别表示两个整式,并且g中含有字母,那么代数式叫分式。(说明:分式的分子分母一般是多项式,单项式可以看成是只有一项的多项式。分母一定含有字母。)2、分式的基本性质思考:相等吗?相等吗?如果a0,那么,只要都意义,那么。你认为分式和分数具有相同的性质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一个不等非零多项式,分式值不变。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约去共因式,分式的值不变。用式子表示为:设h0,则3、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例1求分式的值,(1)x=3,(2)x=思考:(1)要是分式的值为零,x应等于多少?要使分式的值为零,x应等于多少?分式值为零的条件是什么?(分子为零,分母不等于零)例2当x取什么值时,分式(1)无意义,(2)有意义。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什么?(分母不等于零)三、课堂练习,巩固提高P3四、反思小结,巩固提高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习了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五、作业P6A1,2B1课后反思:3教学内容:1.1.2分式基本性质和约分(2课时)教者: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灵活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形;2、掌握分式约分的基本技巧,理解最简分式的概念,会将分式约分为最简分式。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分式基本性质的探索与归纳,初步学会运用类比转化的思想方法研究数学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探索精神。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分式的变形。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复习:分式基本性质是什么?用式子怎么表示?分式的分子分母同乘以一个非零的多项式,分式值不变。2、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是什么?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什么?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分子为零,分母不为零。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为零。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分式基本性质的应用①分式的约分---约去分子分母的公因式而把分式化简例1把下列分式中分子分母的公因式约去(1);(2)分析:先要找到公因式,对于分子分母的公因式是什么?然后把分子分母分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