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开发利用通用技术课程资源的几点策略摘要:通用技术是一门教授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学科,其主要功能在于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它与素质教育的发展相伴相生。通用技术学科的教学内容有技术性、实用性、创造性和操作性等特征,是一门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生活化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生活化的资源,通过实物展示、事例论辩、媒体辅佐、任务催进、亲身体悟等方法来优化教学,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关键词:高中阶段;生活化资源;通用技术教学;概念特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态势日益明显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新课改的产物,通用技术成为普通高中必修和高考必考的一门新课程。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实际的操作,注重人与物的互动。这样的课程理念,决定了仅以教材和学校有限的场地、器材作为课程资源,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也无法实现课程目标和课程理念。因此,《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实施意见》明确指出,“通用技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也是普通高中重要的任务,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和许多条件较差的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用技术是一门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生活化的学科,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极大地体现了其生活性、基础性和通用性的特点,对学生成长与发展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随着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内容、质量和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学生知识素养、创新能力、实践技能等都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通用技术这一学科,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科学技术素养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多元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其产生的成效也得到了老师、家长以及广大学生的认可。基于通用技术的学科特1点,本文拟从生活课程资源的角度,谈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几点策略。一、通用技术生活化课程资源的含义通用技术是高中阶段的一门课程,是除信息技术之外的唯一的一门较为宽泛、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课程,也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简单明了也可以称其为一门生活课程。因此,通用技术必须根植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聚焦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从而引导学生不断超越现实生活、享受生活,进而形成优良的技术素养。所谓通用技术生活化课程资源,是一种比较概括的说法,它指的是辅助通用技术生活化教学的所有必须的或者可以利用的资源。究其具体意义而言,它就是把传统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转移到日程生活中去,在真实生活的层面上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强烈欲望,同时把教学的目的转换为生活主体最真实的需求,从而让学生的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探索,最终感受知识和生活的美妙之处。二、通用技术生活化课程资源的特点生活化教学资源和一般性教学资源不同,相比之下,通用技术生活化教学资源具备以下几种特征:1、技术特征。从通用技术这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学科性质就可以看出,此学科具有较强的技术性。技术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尤为重要,影响到人类自身的愿望、需求和对自然改造的步伐,生活中那些“怎么办”“怎么做”之类的问题都需要技术来解决,所以说依据现实生活所创造出来的技术都可以归属到通用技术生活化教学资源这一行列。2、实用特征。“通用”一词表现了一种普遍性和广泛性,所以通用技术自然具备了这一点,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所渗透。恰是因为通用技术涵盖的范围十分广阔,且其生活化资源全是来自于生活本身,因此赋予了教学资源一种实用性的特征,带有浓烈的生活气息,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锻炼学生、教育学生,提高他们2的技术修养和生活体悟。3、创造特征。从技术的产生缘由上来看,它的出现最开始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某种需要或者情感欲望而被创造出来的,可以说没有创造就没有技术。众所周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提升皆是由于技术的革新和创造所致,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也多受通用技术的影响,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不仅要善于发现创造的魅力,更应充分利用技术的创造性达到教学的目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