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及反思(焦新龙)120106VIP免费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及反思(焦新龙)120106_第1页
1/3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及反思(焦新龙)120106_第2页
2/3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及反思(焦新龙)120106_第3页
3/3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旬阳县师训教研中心焦新龙【教材分析】本课编排在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九册第八单元,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走近毛泽东”。编者的意图是让学生随着课文的学习感受毛泽东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因为本课是一首律诗,所以,教学中还应突出诗词教学的特点,引导学生梳理学习诗词的一般方法,激发学习积累诗词的兴趣。学生以往接触的多是绝句,所以对于律诗,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其特征。教学中,我们应当结合年段目标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独特韵味,品味古诗的意境美,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自觉诵读和积累古诗。【学情分析】在第一、二学段,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已诵读和积累了一些优秀诗文,在诵读过程中也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同时,学生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和交流,通过语调、韵律、节奏体味诗歌描述的情境和诗人的情感,品味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继而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兴趣,是第三学段在古诗学习中的一个提升。在本课的教学中,重点放在体会红军的大无畏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领略毛泽东的豪迈情怀和乐观主义精神。本诗高度概括长征中红军经历的千山万水和千难万险,学生在理解诗的内容和情感可能会比较肤浅,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借助图文资料,引导学生在充分地朗读和交流中深化感悟。【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抒发的感情,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领略毛泽东的豪迈情怀和高昂气质。3.运用“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品诗境、诵诗文”的方法学习诗文,通过朗读、交流等方式体会诗文的意境和韵味。4.在诵读中培养对古体诗以及对毛泽东的诗词作品的兴趣,激发学生课外学习古诗或者尝试写古诗的兴趣。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朗读、交流,理解诗意,体会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和高昂气质,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难点:理解诗的三至六句的意思,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资源利用】1.教材资料袋、网络中关于长征的相关内容、个人创作的诗词作品。2.教学课件。【教学方法】自主合作学习、朗读、查阅资料、课件展示、谈话启发、感悟交流。【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1.谈话互动,借助课件创设学习情境。2.引导学生初步交流自己积累的古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意图】由教师自我介绍的图文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学生的表现欲,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以旧引新,为教学活动作好铺垫。二、指导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课文。1.明确学习主题,板书课题。师生交流,梳理学法: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诵诗文2.解诗题,了解写作背景。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查阅了解“七律”,阅读“资料袋”了解“长征”。渗透律诗基础知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3.了解毛泽东基本资料。【设计意图】回顾学习方法,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在本节课上运用学习方法尝试自主学习课文,并能够在课外阅读中运用。了解毛泽东资料,获得初步印象。三、读诗文,初步体会诗的情感。1.学生自由读诗文。初步感受诗的感情色彩,集体交流。2.读一读(自主),比一比(展示),评一评(互动),议一议。(交流)3.认识3个生字,指导书写3个生字。【设计意图】通过读、比、评、议的形式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同时引导学生互相评价,落实朗读目标,交流初读感受,把握情感基调。四、品味诗句,理解诗意。1.学生自主读诗,结合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与同学初步探讨。(教师巡视,个别指导。)2.集体交流。教师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灵活地表达诗意。课件提示:金沙:指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它穿行在四川和云南边界的深山狭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大渡:指大渡河,在【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获得阅读体验,在创造性的表达中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深化对诗情诗境的体悟。五、悟诗情,入诗境。1....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及反思(焦新龙)120106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