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到培优,名师一帮到底新课导入-助学资料-品读鉴赏-课堂小结-随堂练习加语文教师QQ群636477291下载更多增值资料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古诗词诵读第1课时学习目标1.疏通课文,整体感知这首古代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2.反复诵读课文,深入理解诗歌中反映的社会生活和作品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3.背诵并默写课文相关内容,归纳《诗经》的艺术特点,鉴赏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学习目标新课导入《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诗歌305首,故又称“诗三百”。《诗经》中所录诗歌多数来自民间,依据内容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新课导入《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雅》大部分是贵族祭祀时唱的诗歌,祈求丰年,歌颂祖德;《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诗经》中的作品主要采取了“赋、比、兴”三种创作手法。新课导入《春夜喜雨》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春。杜甫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流离转徙的生活后,终因陕西旱灾而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开始了在蜀中的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作此诗时,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诗作。新课导入春雨助学资料孔子(前551年——前479年),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春秋末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政治上主张严格遵守“礼”,特别强调“仁”,对我国古代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整理编定了古代的文化典籍《诗经》《尚书》《礼记》《乐》《周易》《春秋》。其言论,主要记载在《论语》中,其思想,从汉朝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助学资料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唐肃宗时,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他的诗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广阔社会面貌,故被称为“诗史”。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被后人称为“诗圣”,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分别代表着我国古代诗歌的两座高峰。现存他的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传世。品读鉴赏1.齐读课文。2.听课文录音,感受诗词。3.再读课文。品读鉴赏寒冬时节,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远征战士离开边关,孤独地行走在回乡途中。道路崎岖,又饥又渴。此刻,他遥望家乡,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采薇》,就是两千多年前这样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品读鉴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采薇(节选)助学资料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昔:从前。矣:语气助词,用在句尾,和“了”相同。往:去、离开。指的是战士去远征。依依: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的样子。品读鉴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当初我远征去边疆的时候,青青杨柳,丝丝缕缕,随风摇摆。品读鉴赏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来:归来。思:语气助词。雨雪:下雪。霏霏:雪花飘舞的样子。品读鉴赏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现在我远征归来的时候,漫天雪花纷纷扬扬,随风飘舞。品读鉴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它像一幅画,把一个出门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品读鉴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道路泥泞难行走,又饥又渴真劳累。满腔善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品读鉴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体会古人对这两句诗的看法。描写戍边战士归乡途中,雨雪阻隔,饥渴交加,以及痛定思痛的心情。该诗语调低沉,低回往复,多以叠字加重气氛,读起来令人潸然泪下。品读鉴赏《春夜喜雨》是唐诗中的名篇之一,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所作,创作于公元761年。诗中以极大的喜悦之情,赞美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其中对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绘声绘形,是一首入化传神、别具风韵的咏雨诗,为千古传诵的佳作。品读鉴赏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