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成绩跟踪调查及分析报告学科:语文班级:高二文(1)高二理(3)科任教师:罗亚娟起始时间:2013.10.16截止时间:2014.5.25一、学习跟踪调查的目的:1、了解学生选词和炼句、修辞手法的运用情况,并了解高二学生在此知识点上的已有基础。2、根据调查结果,及时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及教学重点和难点。3、有针对性进行授课和练习,夯实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并有意识的渗透高考此知识点的考查角度。二、调查对象:调查学生1:张磊(文科)教学内容第一次训练第二次训练第三次训练衔接、连贯(选择题)5个选择题,对2个,得6分。5个选择题,对3,得9分。5个选择题,对5,得15分仿句(修辞手法)仿写两句,总分6分,得2仿写两句,总分6分,得4仿写两句,总分6分,得6分。分。分。调查学生2:王鋆(文科)教学内容第一次训练第二次训练第三次训练衔接、连贯(选择题)5个选择题,对1个,得3分。5个选择题,对2个,得6分。5个选择题,对4个,得12分。仿句(修辞手法)仿写两句,总分6分,得2分。仿写两句,总分6分,得4分。仿写两句,总分6分,得5分。调查学生3:王杰(文科)教学内容第一次训练第二次训练第三次训练衔接、连贯(选择题)5个选择题,对2个,得6分。5个选择题,对3个,得9分。5个选择题,对4个,得12分。仿句(修辞手法)仿写两句,总分6分,得3分。仿写两句,总分6分,得4分。仿写两句,总分6分,得6分。调查学生4:赵琪(理科)教学内容第一次训练第二次训练第三次训练衔接、连贯(选择题)5个选择题,对1个,得3分。5个选择题,对3个,得9分。5个选择题,对4个,得12分。仿句(修辞手法)仿写两句,总分6分,得2分。仿写两句,总分6分,得4分。仿写两句,总分6分,得5分。调查学生5:王亮(理科)教学内容第一次训练第二次训练第三次训练衔接、连贯(选择题)5个选择题,对2个,得6分。5个选择题,对3个,得9分。5个选择题,对5个,得15分。仿句(修辞手法)仿写两句,总分6分,得1分。仿写两句,总分6分,得3分。仿写两句,总分6分,得4分。调查学生6:胡楠(理科)教学内容第一次训练第二次训练第三次训练衔接、连贯(选择题)5个选择题,对2个,得6分。5个选择题,对3个,得9分。5个选择题,对4个,得12分。仿句(修辞手仿写两句,仿写两句,总仿写两句,总分法)总分6分,得1分。分6分,得3分。6分,得5分。三、分析报告:经过对高二文(1)、高二理(3)两个班的6名学生的跟踪调查发现,在衔接、连贯和仿句(修辞手法)学习时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对于做衔接、连贯类型的题目时,语感欠缺且没有一定的做题技巧,导致失分率较高,尤其没有学会从分析答案入手去寻求最快的解题方法。2、学生在做仿句题过程中,不能认真的分析观察,去发现所给例句的特点及所用的修辞手法,导致盲目下手仿句,结果写出来的句子和例句的要求相差甚远。有时甚至是因为句数没有做够要求,而犯一些非知识性的错误,失分严重。3、因为选择的学生有文有理,在跟踪调查的过程中也发现两科的学生,在对于这两个知识点的接受过程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文科生的语感较强,思维细腻,感性一些;理科生则思维活跃,理性一些,。总体来说经过训练文科生的提分比较明显。四、改进方法:1、根据文、理科生的不同特点,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2、了解高考此类题型的特点,归纳做题方法、技巧。3、强调仿句类型题目的要求,仿写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句子。4、多做练习,熟能生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