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萤夜读》第一课时统编版四年级下册朝阳中心小学郑雁琳一、教学目标(一)正确流利地朗读文言文,理解句子的意思。(二)感悟车胤勤奋好学的品质,体会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二、教学重难点感悟车胤勤奋好学的品质,体会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以“猜字谜”的游戏导入课程,引出“囊”从古自今都有表示袋子和装着的含义。师:老师上课前和大家玩一个猜字谜的游戏(教师在黑板上画甲骨文“囊”)这是什么字?(学生回答“囊”)师:对,这就是甲骨文“囊”,事实上,囊从古至今,都有表示袋子的意思。2.利用课文的插图导入《囊萤夜读》,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板书。师:(出示囊萤的插图)这个袋子里装的是什么?(学生答萤火虫)师:(出示囊萤夜读课文的插图)这幅图你又看到了什么?(学生答一位少年在装着萤火虫的袋子下读书)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上的课文(板书“囊萤夜读”,并提醒学生,囊字中间的口要扁,秃宝盖要宽,撇捺要舒展)齐读课题,说说课题的意思。(学生答用袋子装着萤火虫在夜里读书)(二)教授新课1.教师提问学生,看见插图有没有问题。随后,教师提出两个问题,(1.他是谁2.他为什么要囊萤夜读)让学生自读课文。师:看见课文的插图,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师:老师也有两个问题,第一,他是谁?第二,他为什么要囊萤夜读,请带着这两个问题,自读课文。2.学生阅读课文,教师提问“他是谁”,引出注释的《车胤传》,教师点出学习古文时,可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师:读完了课文,请问他是谁?(学生回答车胤)师:你怎么知道他是车胤?(从注释中知道)师:对。阅读古文,注释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意思。请大家用理解注释的方法,阅读第一句。3.(1)让学生运用结合注释的方法阅读第一句。个别学生朗读,老师强调“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胤”后需断句,引出朗读古文时,人名后面需要断句。师:为什么要在“胤”后面停顿。(因为“胤”是人名)师:是的,“胤”是人名,阅读古文时,在人名后面需要停顿。(2)教师展示另外两句含人名的简易古文:A.光/持石击瓮破之。B.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师:为什么要在“光”后停顿(因为“光”指司马光,是人名)师:为什么要在“公”后面停顿?(因为“公”指欧阳修,是人名)指名学生阅读,之后全班齐读。之后回到“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全班齐读。4.教师提问第一句的意思,引出教科书无注释的“倦”,引导学生说出,还可以用扩词的方法理解古文。师:用什么方法了解“恭勤”的意思?(结合注释)师:如果注释里没有呢?比如“倦”字。(用组词的方法)师:谁来给“倦”组词?(疲倦,困倦)师:疲倦和困倦,哪个更适合?(疲倦,因为疲倦表示身体劳累,与“勤”相对)师:用组词的方法理解文言文时,要选取与句意最贴合的那一项。5.教师让学生利用结合注释和扩词的方法,理解“博学多通”。理解完第一句,再次齐读。6.教师总结阅读古文的方法,除了“结合注释”和“扩词释义”,提问学生有没有要补充。引出另外的学习古文的方法,比如“联系生活”,“联系上下文”等7.让学生带着以上的学习方法,自读第二句,同桌互相交流句子的意思,指名汇报交流成果。再齐读第二句话。师:第二句什么意思?(车胤家境贫穷,没钱买灯油,在夏天的夜晚,用白布绢做袋子装很多萤火虫照着书本,白天连着夜晚地读书)带着对这句话的理解,齐读第二句。8.再指名学生阅读,引出第二句“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师:“夏月”,“练囊”与“盛数十萤火”,为何停顿?(时间后需停顿,后面是车胤做的三件事,句子较长,用停顿符号帮助理解)请带着节奏,全班齐读。9.教师指出多音字“ɡ盛”和“ù数”,提问学生原因在书上标注,全班齐读。师:为什么“盛”和“数”要读cheng和shu(“盛”在句中表装着,“数”表多个)10.假设学生是车胤,教师采访:A.为何夜晚苦读?师:车胤啊车胤,为什么你不在白天读书,偏偏要在夜晚读书呢?(白天要干活,家里贫穷等,学生读“夏月.......”)B.为何要用萤火的微光苦读?(家里贫穷,要建功立业,学生读“夏月.......”)师: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