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中国教育》---《国学与教育》---主讲人王国杰教授(第四稿)《主题词》感受天地间的大智慧坚守中国传统文化根脉反思我们的社会反思我们的时代反思我们的教育反思我们自己-生命观-世界观-价值观(国家的软实力-自己的凝聚力)王国杰:1944年6月1日生于陕西兴平,祖籍河北新乐。陕西师大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亚东干学专家。1967年参加工作。1979年考入陕西师大,专攻苏俄历史3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工作至今。1990、1993、2004、2014年6次到俄罗斯中亚欧洲访问,并走访过德法等十几个欧亚国家。2008年他通过海选成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2009年65岁退休后仍为陕西师大教学督导,并坚持为本科生开课50年(1967-2016),在各大学及社会上开讲座120多期。陕西师大网有报道其业绩专题片《麻辣教授》,他在陕西戏曲广播开设《百年陕西》专题讲座,连续讲了300期社会反响很大。他多次担任《秦之声》评委,广受好评。他是一位很接地气的文化学者。==主题词=对中国教育的思考1.发展快-大而不强-全球排名2.都重视-大中小学近3亿-大学毕业上千万!3.教师队伍及待遇--争项目-要虚名(武大退学)4问题多:-应试与素质(软与硬)(没法的法)-教师的素质(要老教师-磨练-砺练)==最根本东西丢了:教育的目标与本质:1.美国教育目标:培养合格的公民;终生学习的习惯2.教育本质:德国教育:“真正的教育,需要回归到人格的本质上,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人格”!3.什么是好的教育?显然不是仅给学生教外在的知识,而是挖掘学生内在的发展潜能。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4.真正的教育“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佛家道家)回归-民国出大师-简约-是知识还是精神与灵魂!(假大空触及不到人的内心!)1.传统国学-国粹(选其精华-弃其糟粕)东方智慧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华民族的智慧-几千年的锤炼打磨精品!-解决问题的金钥匙-世界文化的瑰宝-修身齐家治世平天下的法宝!(当入心-入血-紧箍咒(欧洲九年十八本经典阅读=烂熟于心、融入血液、紧箍咒、慎独)(民国教育-庞杂不精-难出大师)(认真读经典会有触及灵魂的震撼-享受人生智慧的乐趣!)2.中国教育要回归传统:为社会回归-文化回归-人文精神回归努力!国学知识不可不知=国学魅力不可不悟=国学精髓不可不察!==学国学可明得失、鉴是非、知兴替、辩善恶,是提升全民族人文素质及道德修养的最佳途径。3.习近平在2014.10.15讲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能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4.冯又兰在1957说:国学大师冯友兰说:“如果人类将来日益聪明,想得到他们需要的内心的和平与幸福,他们就会转过来关注中国的智慧,而且必有所得“1.回归传统:海纳百川、守住主体;广泛吸纳、不被同化:(要包容/要坚守)把根留住:不忘初心-有始有终-万民归心(一切为了人民!党的纯洁与先进!)(东倒西歪-包容)(马列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好好反思)(一党制-选贤任能)2.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没中断、选贤任能、社会主体、妄议)(西方化-无法复制!教训!少走弯路)-文化立国、文化立市、文化立人!立人是关键!人的素质、民族整体素质、社会治理水平!3.2016杭州G20大获成功:-天下事-影响力-正能量-不添乱-(一带一路:命运+责任+利益)机会与挑战!4.东方智慧(公心与私心-不均与共享-霸道与融合-强不凌弱-众不欺寡)(难民的根源)(软实力-影响力-凝聚力-号召力5.教育也应回归传统-民国教育出大家-民风正-引言二:网络条件下的人生(回归传统,以纸质阅读为主)1.上网不如读书=读书不如听课=听课不如听讲座(听君一席话-跟高人交流-感染感动感悟)(灵魂撞击)(勿听以耳而听之以心;勿听以心而听之以气)2.讲课好坏也取决于人:干部教师都要会讲话-不烦-不累-入心儒家:能为喻者方为师==道家的“以心授心受”(掏心窝平等交流)佛家讲:修己安人-不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