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从中的土拨鼠》活动目标1、欣赏音乐,尝试根据音乐进行想象,随乐表现土拨鼠一天的惬意生活。2、通过手指游戏、音乐故事等,感受和理解音乐,体验随乐游戏的快乐。3、初步理解乐曲的结构(A、B、C段),体验乐曲诙谐、欢快、跳跃的特点。活动准备土拨鼠图片,《悠闲的男子》音乐。活动过程1、情境与节奏:切土豆。(将乐曲节奏元素前置,幼儿练习)。(1)提示语:我的手上有一个大土豆,让我们一起来切土豆吧!切切切切切切切——呲呲呲呲呲——呲呲呲呲呲(2)提示语:土豆片切好了,让我们来做土豆泥吧!捶捶捶捶捶捶捶——呲呲呲呲呲——呲呲呲呲呲(3)提示语:土豆泥做好了,闻一闻香不香?啊呜一口吃掉了!2、借助手指游戏与身体游戏,感受体验乐曲A段。(1)教师哼唱,并随旋律做出拉小尾巴的动作,幼儿初步感受旋律。提示语:听,在森林的草丛中传来了“悉悉索索”的声音,是谁躲在那里呀?让我去看一看,草丛中露出了一条细细的尾巴(出示土拨鼠图片),原来是一只可爱的土拨鼠。它和平常的老鼠不一样,它的眼睛圆圆的,两颗门牙长长的,总是站起来走路,样子又机灵又可爱。(2)师幼共同体验手指游戏:一手掌心朝上,一手用食指和中指表示土拨鼠的双脚,在手掌和手臂上表现土拨鼠出去玩的情景。提示语:现在我把土拨鼠放在了我的手掌上,请它在我的手掌上走一走。这只土拨鼠很调皮,它在走路的时候总是喜欢“跑跑跑跑跑”离开队伍,可是丛林里边很危险,所以它又会“跑跑跑跑回”“1234567跑跑跑跑跑跑跑跑跑回”(注:“1234567”右手食指和中指在左手手掌上轮流抬起和放下,“跑跑跑跑跑”跑动至右肩,“跑跑跑跑回”跑回至手掌。在幼儿熟悉了手指游戏后,跑动的地方可至身体的任意部位,最后再跑回到手掌上)(3)师幼共同体验身体游戏:“1234567”原地踏步,“跑跑跑跑跑”往前或左右一侧跑,“跑跑跑跑回”跑回至原地。3、完整感受与理解乐曲。(1)幼儿初次完整感受音乐,分享聆听与想象(A段:手指游戏或身体游戏;B段:花儿开放、蝴蝶飞舞、兔妈妈拍小兔子睡觉等温馨画面场景的营造;C段:跑回家)。(2)教师动作示范,幼儿再次完整感受音乐。(3)借助音乐故事,帮助幼儿理解记忆音乐的结构和情感(讲述和音乐结合的形式):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土拨鼠,它们每天都会排着整齐的队伍出去玩,可是总会有一些调皮的土拨鼠跑出队伍又跑回来。走着走着,突然听见了狮子的声音,再听一听,原来不是的;又听到了老虎的声音,再听一听,又不是的。今天的丛林很安全,它们赶紧把乱了的队伍整理一下,从高高的草丛滑下来!土拨鼠继续往前走,走啊走,它们来到了一片美丽的草地上:花儿开得美美的;很多很多的蝴蝶都在跳舞;兔妈妈轻轻地拍着兔宝宝在睡觉。天黑了,土拨鼠们赶紧回家了!4、韵律与游戏:土拨鼠的一天。(1)幼儿在座位上用身体韵律感受和表现音乐中的故事。(2)幼儿排成一队,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进行情境游戏。(3)幼儿自己跟随音乐开展情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