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练习副标题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下列关于金属物理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所有金属都是固体B.铁丝可在氧气中燃烧产生黑色固体C.大多数金属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D.金属都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2.下列各组物质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发生的是()A.石灰石和盐酸B.氧化铁和盐酸C.氢氧化钡和稀硫酸D.氢氧化钠和稀盐酸3.下列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A.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B.用稀硫酸除铁锈C.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D.用食醋除去水垢4.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给液体加热B.测溶液的pHC.稀释浓硫酸D.蒸发食盐水5.在Cu¿、AgNO3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时无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Ag和CuB.滤渣中一定有AgC.滤液中一定有Cu¿D.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瓶口出现白烟B.铁与稀盐酸反应,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D.木炭还原氧化铜,生成红色的铜7.下列物质中,可以确定某种物质是酸的是()A.滴入酚酞试液不变色B.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D.水溶液能导电8.下列各组离子在pH=11的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第1页,共1页A.NH4+¿¿、NO3−、K+¿¿、SO42−B.Mg2+¿¿、Cl−、Na+¿¿、NO3−C.Ba2+¿¿、CO32−、H+¿¿、Cl−D.K+¿¿、CO32−、NO3−、Na+¿¿9.下列实验设计或结论合理的是()A.向某固体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B.除去Mg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Cl2,可加入适量的Mg¿,充分搅拌后过滤C.CO32−、Na+¿¿、NO3−、K+¿¿四种离子可在pH=12的溶液中大量共存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装有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证明该气体中不含氧气10.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A.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那么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B.镁、锌、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那么它们与稀硫酸反应也能生成氢气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那么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11.用相同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稀盐酸反应,横坐标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则生成氢气的质量符合实际的是()A.B.C.D.12.对X、Y、Z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X、Z表面出现红色物质,Y没有现象(2)取大小相等的X、Z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X、Z表面都产生气泡,但X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Z的快.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X>Z>YB.Z>Y>XC.X>Y>ZD.Z>X>Y13.有下列固体和液体组合:①石灰石和稀盐酸②镁和稀硫酸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④生石灰和水,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组合可以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4.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物质所含杂质除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方法ANaCl溶液NaOH滴加适量的稀盐酸第2页,共2页BCuFe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并过滤CCO2CO在氧气中点燃DCaCO3¿固体¿CaO¿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并过滤、洗涤、干燥A.AB.BC.CD.D15.现有等质量的X、Y两种金属,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已知X、Y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生成氢气的质量:X﹥YB.消耗硫酸的质量:X﹥YC.金属活动性:Y﹥XD.相对原子质量:X﹥Y16.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如图所示的X、Y、Z三种物质间转化,表格中X、Y、Z对应的物质不能实现这种转化的是()XYZACO2Na2CO3CaCO3BCuOCu¿Cu¿CHClBaCl2NaClDMgMgOMgCl2A.AB.BC.CD.D17.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OHB.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