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间距检测复习题一、单选题1.一次保护层检验30点,如果想一次通过检验,最多可以(D)个点不合格,且不合格点最大偏差不大于允许偏差的1.5倍。A.0B.1C.2D.32.《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2008规定,当采用钻孔剔凿的方法对钢筋公称直径检测进行验证时,应选取(C)。(A)不少于30%且不少于6处;(B)不少于10%且不少于6处;(C)不少于30%且不少于3处;(D)不少于30%且不少于6处。3.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为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应判为合格。(C)A.95%B.80%C.90%D.100%4•板类构件,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设计为15mm,合格点的最大厚度为―。(A)A.23mmB.25mmC.27mmD.30mmA.15B.5C.4D.65.纵向受力钢筋的允许误差,对板类构件为,对梁类构件为。(A)A.+8mm,-5mm;+10mm,-7mmB.+10mm,-7mm;+8mm,-5mmC.+10mm,-8mm;+7mm,-5mmD.+10mm,-5mm;+8mm,-7mm6.某一测点第1次测得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1为26mm,第2次测得C;为25mm,混凝土保护层c修正值Cc为-1.0mm;试计算该测点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平均检测值为。(A)A.24mmB.24.5mmC.25.0mmD.24.0mm7.制作校准试件时,同一钢筋两外露端轴线至试件同一表面的垂直距离差应在之内。(A)A.0.5mmB.1mmC.1.5mmD.2mm8.进行钻孔、剔凿验证时,不得损坏钢筋,游标卡尺量测精度为(B)。A.0.05mmB.0.1mmC.0.5mmD.1mm9•梁类构件,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设计为20mm,合格点的最小厚度为—。(A)A.13mmB.15mmC.10mmD.9mm2/610.当实际保护层厚度值小于仪器最小示值时,应采用在探头下附加垫块的方法进行检测。A.远离B.靠近15.钢筋探测仪校准有效期为(BA.半年B.一年3/6C.修正结果D.无法检测)。C.两年D.根据使用情况而定A.+10mmB.+8mmC.-5mmD.-7mmE.-10mm以下对垫块描述错误的是(D)。A.对仪器检测结果不应产生干扰B.表面应光滑平整C.其各方向厚度值偏差不应大于0.1mmD.所加垫块厚度C0在计算保护层厚度时应予添加。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10〜50mm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的允许误差为mm。(B)A.0B.1C.2D.312.在不知道钢筋直径的情况下,采用电磁感应法进行保护层测定,共计测量15点,那么至少应抽取(D)点进行钻孔验证。13.如果进行钢筋保护层厚度复检,重新取样的数量为原来检测数量的。(B)A.50%B.100%C.150%D.200%14.在检测钢筋位置时,对于内部金属预埋件,应(A)。1.检测前,应对钢筋探测仪进行(AB),调零时探头应远离金属物体。在检测过程中,应核查钢筋探测仪的零点状态。A.预热B.调零C.维修D.检查E.校准2.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应满足什么条件:(AD)3.关于检测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抽样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E)A、对悬挑构件之外的梁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B、对悬挑梁,应抽取构件数量的5%且不少于10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悬挑梁数量少于10个时,应全数检验;4.钢筋间距和保护层厚度检测时,应根据钢筋设计资料,确定检测区域内钢筋可能分布的状况,选择适当的检测面,且检测面应处于什么状态:(BCD)A.潮湿B.平整C.清洁D.光滑E.粗糙5.关于结果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A.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不小于90%时,判定合格。B.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时,可再抽取同样数量的构件进行检验,同时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点率必须不小于90%,才能判定为合格。C.每次抽样检验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规范允许偏差的1.5倍。4/6D.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小于90%但不小于85%时,可再抽取同样数量的构件进行检验,同时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点率必须不小于90%,才能判定为合格。E.每次抽样检验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应小于规范允许偏差的1.5倍。6.正常情况下钢筋检测仪器应定期进行校准,发生下列哪些情况时应对仪器进行校准。(ADE)A.新仪器启用前B.更换电池后C.检测超过2000根钢筋D.经过维修或更换主要零配件E.检测数据异常,无法进行调整C、对悬挑板,应抽取构件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