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反思按照语文教研组的安排,我的公开课选题为《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我的设计思路是: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培养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体会报告文学语言的形象性、准确性;思考文章的时代意义,培养生态意识、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在教研组长李老师的帮助下,我感觉这节课有以下特点:1.深入解读文本,大处着眼,细处入手,小口径切入,采用“忆仙湖—叹仙湖—析仙湖—救仙湖”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品味文本,把握结构,体会感情。2.用朗读贯穿课堂教学,多次设计朗读环节,采用多种读的方法:个别朗读,齐声朗读,朗读,再评,范读,配乐读。在读的过程中,学生较好的领会了作者在文中包含的感情,达到了教学目标。3.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图像、文字和影音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如展示罗布泊过去和现在的图片,让学生更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教学中的不足:一是班额较大,没有顾及到全体学生,很多问题,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二是在“如何引导学生表达”方面做得不够,缺少“煽风点火”的火候。三是教学节奏张弛安排有待考虑,重点不够突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享受语文课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