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校本课年级一年级备课教师日期课型综合课课题苗族节日---(赶秋节—重阳节)课时3---3教学目标让学生们了解苗族节日相关知识。重点让学生们了解相关节日知识。难点如何深入理解本地的节日习俗。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具、相关教材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八、赶秋节流行于湖南湘西和贵州桦桃一带的苗族地区,每年的立秋之日举行,为期一天。开始为每年农历“立秋”,青年男女聚集村寨、山场,唱歌跳舞,寻求伴侣。······苗族赶秋节在每年“立秋””。赶秋节赶秋原来的意思是赶秋“千”,关于这一节日的由来,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很早以前有一个叫巴贵达惹的英俊苗族青年。······巴贵达惹寻找姑娘的秋千演变成了人们有趣的娱乐工具。九、中秋节中秋节不仅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很多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也包括苗族。而跳月就是苗族所特有的中秋习俗,也是非常赏心悦目的舞蹈。每到中秋之夜,明亮亮的月光照遍了苗家山寨,苗族男男女女全家团聚后,都要到山林空地上,载歌载舞,举行“跳月”活动。苗族的古老传说,月亮是个忠诚憨厚、勤劳勇敢的青年。有个年轻美丽的水清姑娘,她拒绝了来自九十九州九十九个向她求婚的小伙子,深深爱上了月亮。最后,她还经历了太阳制造的种种磨难,终于和月亮幸福地结合一起。教学过程苗族父老为对他们幸福爱情的怀念,世世代代都要在中秋之夜,沐浴着月亮的光辉,跳起苗家歌舞,并把这一风俗称为“跳月”。青年男女在“跳月”中,相互寻找心上人,倾吐爱慕之情,表示要象水清和月亮一样,心地纯洁明亮,永结白头之好。十、重阳节古时候,涌溪一带是一片大森林,人和动物和谐相处,都相安无事。老虎是山之王,它自认为有本事。······谁都是知道,九月九是个传统的节日,有人将它视为老年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板书设计苗族节日赶秋节—重阳节八、赶秋节九、中秋节十、重阳节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