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四)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建议用时:30分钟)[基础达标练]1.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这段话涉及的是一个()A.唯物主义命题B.唯心主义命题C.悲观主义命题D.形而上学命题A[“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体现了要从现实出发,而不能空想,是唯物主义观点,A正确符合题意。]2.17世纪法国哲学家伽森狄认为宇宙由原子构成。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原子的结合和分离造成的。这一观点属于()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B[材料观点把原子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故选B项。]3.在雅典古遗址,他听到人在吟诵这样一句古代诗歌:“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特(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这首诗体现的是()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唯心主义观点A[把阿玛特(即海洋)看作是大家的生母,即把具体的物质形态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正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体现,故选A项。]4.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A.“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B.“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C.“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本原问题,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气者,理之依也”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是唯物主义观点,“理生万物”认为世界的本原1/5是“理”,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正确且符合题意;B都是唯心主义观点,C体现的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D体现的是获得认识的途径,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5.对于天体的演变,张衡认为:“元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与先。”下列观点中与张衡观点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②神存则形存,神谢则形灭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④理生万物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B[“元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与先。”是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物质决定意识。①③观点体现出的也是唯物主义观点,故符合题意;②④是唯心主义观点,与题意不符,排除。]2018年6月7日中国高考拉开帷幕,为了祝福考生取得好成绩,当日,合肥168学校考点门外一位考生的妈妈特意穿上旗袍,寓意“旗开得胜”,以获得心理上的安慰。据此,完成6~7题。6.从哲学上看,考生妈妈的做法属于()A.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C[考生的妈妈特意穿上旗袍,寓意“旗开得胜”,以获得心理上的安慰,这夸大了人的意识的作用,犯了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故C正确;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就是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材料没体现,故A不符合题意;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材料没体现,故B不符合题意;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材料没有体现,故D不符合题意。]7.下列语句与上述材料观点一致的是()①存在即被感知②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③流水不腐,户枢不蠹④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A.①④B.③④C.①②D.②③C[材料体现的是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即被感知”强调只有“我”感觉到2/5它,它才存在,否则就不存在,“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意思是说宇宙统一于“心”,即意识,可见,这两句话都夸大了人的意识,犯了主观唯心主义错误,与材料观点一致,故①②符合题意;③强调的是运动,体现的是辩证法思想,与材料观点不一致,故③不符合题意;④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与材料观点不一致,故④不符合题意。][能力提升练]8.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我注意过,即便是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