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松鼠和松果西宁市东关回族女子小学郭宝洪教材分析:地球只有一个!若人类只知索取不知爱护和回报,那么最终将失去家园——地球。注重环保,是每个地球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这篇童话正是以一只可爱的小松鼠的行为告诉孩子们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通过小松鼠的心理活动:困惑——担忧——想出好主意,渗透了植树造林回报自然的观念。行文细腻真切,语气天真可爱,贴近童心,适合朗读感悟,情中悟理。结尾部分的两句话描述了美好的愿望:小松林长成了茂密的松林。在次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之翼,感受松树林的美丽,以及小动物们的快乐。学习目标:1、认识“聪、以”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3、初步感受回报自然、植树造林的重要,愿意参加植树、认养树木等活动。教学环节设计与说明:课时:2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认识“聪”、“以”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两个生字会组词、会造句。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回报自然、植树造林的重要性。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有喜欢的小动物吗?他们喜欢吃什么?。今天老师带大家认识一种动物松鼠。(黑板粘贴松鼠图画,并书写)松鼠喜欢吃松果(板书松果)出示课题:松鼠和松果,生齐读课题。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松鼠,出示课件:松鼠简介。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1、出示课文朗读:听故事,边听边在文中画出比较难的字和你认为优美的词语。2、要想深入的了解童话故事中的松鼠做了一件什么事,就必须认识文中这些生字、难字。A、课件出示二类字“我会认”:聪、活、泼、忽、然、眨、如、总、以、主、意请大家回忆说说识字的方法:看拼音拼读;组词造句;形近字换偏旁;熟字加一加、减一减;猜谜语、讲故事;同一偏旁归类。好,现在就请同学们利用以上识字方法,拿出识字卡在小组内合作学习、交流这些字。B、小组汇报识字成果:其他小组补充、评价。老师补充、评价、鼓励。C、出示课件:“我会认”开火车摘苹果游戏,读生字。试着用词语忽然、活泼、主意造句。D、出示课件:“我能行”:请同学试着读一读词语、句子。E、指导写字。1、观察。(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笔画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后”、“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2、范写。(师边范写边讲解要点,强调“以”的末笔是点;“后”的第一、二两笔是平撇和竖撇,竖撇要竖起来;“更”最后两笔交叉的位置。)3、仿写、比较。写完一个字,把这个字与范字比较,找到要注意的地方,再写下一个。4、练习写字,教师巡视。5、展示评议。[观察、模仿、比较,是写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个过程是他们在发现、尝试、再分析、再进步,从中体会到作为一个发现者探索者的乐趣。自觉性和自信心不断增强,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F、出示课件:读一读:感受课文语句。(1)松鼠聪明活泼,学会了摘松果吃。(2)忽然,松鼠眨眨眼睛,想起来了: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3)松树有了好主意: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以后,这里就会长出一片松树林的。[每个孩子的识字基础、识字能力是不同的。因此摒弃常用的反复齐读等方法,让他们自由识记、自由交流各自的方法,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四、学习朗读故事1、同学们会读字、词、句,喜欢这个童话故事吗?想不想和老师一样把故事讲给大家听?自己认真地读读课文。有什么困难,你可以举手或等会儿提出来。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3、学习第一段。A、(课件:小松鼠在摘松果吃。)如果你是小松鼠,在这么美丽的森林里,摘吃松果,心里会怎么想?B、谁来读这一段,读出小松鼠的高兴劲儿?其他小朋友仔细听,你从哪儿体会到了小松鼠的高兴了?这样评价他的朗读,好吗?C、评议、朗读。重点: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怎么读才能让人觉得:啊,真香,真可口,真高兴!自己试试吧!指名朗读,感受。在生活中,小朋友们也一定遇到过这么开心的事情吧!能像小松鼠一样地说说吗?交流。(可以用上“那么……那么……”,也可以鼓励学生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