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秋冬季腹泻,是指发生在秋冬季节的腹泻,发病年龄以6个月---2岁最多见。其主要病原是轮状病毒,其次还有ECHO病毒、柯萨奇病毒。病毒主要是经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潜伏期l~3天,在临床上有三大特征:即发热、呕吐、腹泻。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无明显中毒症状。本病为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约3—8天。病因1、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酶的活性较差,但营养需要相对又高,肠道负担重。如果喂养不当,如过多地加喂淀粉类、脂肪类食物,导致成分改变,或者一次进食过多等,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乱,导致腹泻。2、免疫功能不成熟当食物受污染的进入体内后,易造成腹泻。3、轮状病毒感染多发生于人工喂养儿,喂养时所用的器皿或食物如不经过消毒或消毒不佳,即有感染的可能。病毒也可通过呼吸道或水源感染。4、温差大,忽冷忽热。气候变化引起感冒、腹部受凉以及各种感染也可导致腹泻。治疗小儿患秋冬季腹泻后合理饮食和适当用药,可缩短病程,很快恢复,则对小儿健康影响不大。如果处理不当,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危及患儿生命;或者导致病情迁延,造成患儿营养不良,影响患儿生长发育。所以,家长有必要了解掌握一些小儿腹泻的家庭治疗护理方法。腹泻病的治疗原则是①预防脱水;②纠正脱水;③继续饮食;④合理用药。根据以上原则,病情轻、无明显脱水的患儿在家庭治疗,可采取以下措施。重症需到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