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时政热点复习专题一、网络一、相关重要知识点: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和更高要求2、青少年如何参与全面小康建设,自觉担当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3、国家和政府如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4、总体小康的特征二、知识点连接1、我国有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措施2、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3、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4、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协调、共享”(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表1:“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部分数据注:“十二五”期间我国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不断扩大,建成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表2:2015年部分国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状况(1-10月数据,单位:万元人民币)注: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为2.73:1,现有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7000多万。(1)表1和表2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6分)(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表1:“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部分数据注:“十二五”期间我国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不断扩大,建成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表2:2015年部分国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状况(1-10月数据,单位:万元人民币)注: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为2.73:1,现有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7000多万。(1)表1和表2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6分)表1反映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生保障投入不断加大,发展成果惠及人民(3分)。(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表1:“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部分数据注:“十二五”期间我国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不断扩大,建成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表2:2015年部分国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状况(1-10月数据,单位:万元人民币)注: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为2.73:1,现有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7000多万。(1)表1和表2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6分)表1反映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生保障投入不断加大,发展成果惠及人民(3分)。(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表1:“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部分数据注:“十二五”期间我国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不断扩大,建成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表2:2015年部分国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状况(1-10月数据,单位:万元人民币)注: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为2.73:1,现有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7000多万。(1)表1和表2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6分)表1反映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生保障投入不断加大,发展成果惠及人民(3分)。表2反映了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城乡发展不平衡,部分农村贫困人口还未摆脱贫困(3分)。(2)“十三五”期间,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为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青少年应该做好哪些准备?(5分)(2)“十三五”期间,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为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青少年应该做好哪些准备?(5分)①增强责任意识,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做负责任的公民。②树立法律意识,遵纪守法,做国家小主人,积极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③提高创新意识,立志成才,争做改革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④努力学习,全面发展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艰苦奋斗精神。⑤积极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习惯。(评分说明:只要符合题意,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5分)2、(12分)材料一: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功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全国共有7亿多人脱贫。到2015年底,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仍有5575万人,扶贫工作任重道远。材料二: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全面吹响脱贫攻坚战的号角。我国通过实施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