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教学设计蛟河市第九中学杨清萍历史教材分析:抗日战争史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学生须知道基本史实。教给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把握基本线索,构建知识网络,讲述中国军队抗战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今日本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抗战史观的重任。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情感目标: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教学重点:了解抗日战争的基本史实,包括: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抗战时期的三大战役(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中共七大的召开、抗日战争的胜利等。教学难点:注意对西安事变的概况以及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的理解;揭露侵华日军的罪行;理解掌握抗日根据地军民的英勇抗战精神;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等。课前期准备,在网络中寻找抗日战争的视频素材,歌曲激发学生的兴趣。我采用的视频是从百度视频收索中得到并下载,为了使视频播放直观利用格式工厂转换了视频格式为WMV可以直接播放。有利于创设情境,服务教学。收集大量的抗战史料,充实教学。研究最新史学动态,教给学生最新的史学知识。教学过程1、课前播放《南京大屠杀》视频:日本犯下了滔天罪行。通过描述使学生对日军的罪行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引导学生谈观看后的感受导出本课,创设情境引起共鸣,为本课定下基调。学生说出心声,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2、参观历史博物馆:设计五个展馆,梳理记忆重要历史事件。激发学生兴趣,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侵华事件、主要战役、抗战人物、、抗战军队、加速日本投降的事件。落实基础,形成能力。体现课标的基本理念。3、构建历史网络:梳理抗战的三条线索。再现历史情境,分组讨论,选出三名同学分别扮演日本侵略者,国民政府,共产党。体验历史,培养表述历史事件的能力,形成团队精神。教师点评,概述抗战的基本知识网络。4、本单元体会:课件展示抗战人物图片,播放《大刀进行曲》指导学生分组讨论,说出体会,概括抗战的精神,让学生体会到团结合作,不怕牺牲,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精神。使本课的气氛达到高潮,思想得到升华。5、联系现实拓展延伸:出示图片,讲述现代日本政府不承认过错,参拜靖国神社,教科书修改等事实,联系钓鱼岛问题,播放《保卫钓鱼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联系实际,用名人名言激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6、练习训练:1、下列史实与国共合作无关的是()A.黄埔军校B.北伐战争C.东北抗日义勇军D.抗日战争2、如果按时间顺序调查日军30年代在华罪行,正确的出行路线是()A南京、沈阳、上海、北京B沈阳、北京、南京、上海C沈阳、北京、上海、南京D沈阳、南京、上海、北京新华社东京2007年4月11日电温家宝总理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会谈时指出:“中日两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史,也有过50年不幸的历史。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就是要汲取历史的教训,开辟中日友好合作的新道路。”(1)“50年不幸的历史”中“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了哪两次侵华战争?(2分)(2)各举一例说明“日本军国主义发动者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2分)(3)日本是在哪一历史事件后强大起来,并很快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的?(1分)(4)“中日友好合作”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展望“中日友好合作的新道路”,请给日本中学生写一句寄语。(2分)评价标准:1、本节课设计符合历史课程标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2、现代化信息技术运用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