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五十埠小学李林华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及观察比较在复习把一个物体、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并用分数表示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生活中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并用分数表示。2.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单位“1”的含义,并进一步掌握分子、分母的含义。会用分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3.通过归纳、整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通过动手“摆一摆”、“分一分”、“创造”等实践活动渗透认识来源于实践的思想。4.通过一系列数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5.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意识,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和概括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和概括分数的意义及分数的内部联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趣出示课件(分数1/4。),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老朋友,还认识它吗?看到1/4这个分数,你想到了些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平均分”和“谁的”,这些都是我们以前认识的一个物体的1/4。板书:平均分一个物体一份二、感受新知、操作探究(一)、把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1、出示课件(一盒巧克力糖):现在,老师想拿来一盒巧克力糖,把它平均分给四位同学,请问每人分到巧克力糖的多少?指出几名学生回答,在学生的汇报中注意引导学生用“平均分”和“谁的”1/4这样的词语进行的叙述。为什么你们都说得到巧克力糖的1/4,而不说你们得到几块巧克力糖呢?你们想知道有多少块巧克力糖吗?2、动化演示课件(一盒打开的巧克力糖):请同学说出一盒巧克力糖的1/4是多少。出示课件(四块巧克力糖),引导学生思考每个人得到多少块巧克力糖。在学生的汇报中注意引导学生用“平均分”和“谁的”1/4这样的词语进行完整的叙述。以此使学生从感性上对“整体”这一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板书1/4。并且通过动化演示把一盒巧克力看作一个整体,然后把它平均分成四份。(二)、明确单位“1”及分数的意义1、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学具分小组找出8根小棒和12颗棋子的1/4,并把自己的想法和组内同学说说,在创作的过程中要给学生充分的创作时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巡视,请两位同学上台演示。并用语言说出如何找出8根小棒和12颗棋子的1/4的。并学会用完整的语言说出8根小帮和12颗棋子的1/4,在学生汇报过程中及时引导学生感受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2、出示课件(4块巧克力糖、8根小棒、12颗棋子):4块巧克力糖、8根小棒、12颗棋子等一切物体以及以前所学的一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板书:一些物体)同学们,现在请你们仔细观看这三幅图,你有什么发现?赶快和你同桌说说,请同学汇报,引导学生发现数量不同都可以用1/4来表示。老师在学生活动结束后解释什么是单位“1”。并板书单位“1”。学生了解了单位“1”的概念后让学生思考“1”为什么用双引号。这里要求学生能真正理解单位“1”的含义。区分单位“1”和自然数1的不同之处。请同学们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看作单位“1”?(板书:单位“1”)说明:我们以前讲的一个物体及今天讲的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单位“1”。同时引入2/4、3/4、4/4并板书。3、出示课件(做五角星活动):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五角星创造自己喜欢的分数,做之前请同学看清题目要求。老师巡视,请几位同学汇报创作出的分数,老师板书。还要说出如何得到这个分数的以及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由同学们讨论引入今天的课题:“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板书: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分,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叫分数,这样的一份叫分数单位。(三)、建立数学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意识,体会分数的含义1、出示课件(点击生活):请看大屏幕,请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并说出其中分数的含义。三、师生共同小结1、本节课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说说你的收获。四、布置作业课本练习十一第1~3题。板书设计:分数的意义单位“1”平均分若干份一份或几份一个物体四份1/42/43/44/4一些物体}一个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