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莱文莱第17课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你认为郑和下西洋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造船技术先进,指南针用于航海;我国人民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经验;郑和本人的勇敢、不怕困难和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戚家军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崇敬?•戚家军抗倭是正义的事业;戚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不扰民;荡平了倭寇,保卫了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明朝抗倭名将有哪些?你认为抗倭斗争的胜利有何意义?•戚继光、俞大猷等。•抗倭斗争的胜利,保卫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因而抗倭功绩永载史册。•你能说出郑和下西洋与张骞出使西域有哪些不同吗?①目的不同:张骞出使西域是为了解决匈奴问题,加强与西域的联系;郑和下西洋是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②经过不同:张骞从陆路两次出使西域;郑和船队7次下西洋。③到达地区不同:张骞到达今新疆和中亚一些地方;郑和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④意义不同: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西域同内地的联系,加强了内地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域的开发,对中央政府开始管理西域具有奠基作用,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同时也促进了南洋的开发。•郑和下西洋一般都选择秋冬出发,夏季返回。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主要是为了有效利用季风和洋流。秋冬之时,亚洲大陆盛行西北季风和东北季风,郑和船队可顺风顺水而去;而夏季时,亚洲大陆盛行西南风和东南风,他们又可借助风势顺流而回。①、材料一中成祖“命郑和于海外”的目的是?“永乐三年”指的何年?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1405年。②、材料一中郑和“七奉使”于海外,其船队最远到达何地?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③、请简要评价郑和船队的远航。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同时也促进了南洋的开发。•郑和为什么能成功地实现远航?女生:“郑和从小就能吃苦耐劳,培养了英勇无畏的气概。”男生:“宋元以来,我国的造船业发达,能造出巨大的海船。”他们说得对吗?如果不对,你认为是什么原因?请你从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两个方面进行点评。•他们讲的都有道理,但都只讲出了问题的一个方面。郑和远航能取得成功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客观条件,包括当时经济的发展,造船水平的高超,航海技术的掌握,指南针的使用,天文、历史知识的积累等。再就是主观因素,郑和本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另外,郑和出生在回族家庭,又皈依佛教,熟悉伊斯兰教与佛教教义,西洋各国大都信仰佛教或伊斯兰教,这些也是远航成功的重要条件。当然,船队中其他成员也是功不可没的,大家群策群力、通力合作等等。然而,更重要的一点,他们二位并没有说出来,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是这个航海壮举得以实现的物质前提。因为郑和的船队要远航,首先需要的是大量资金和优质的远洋船只,如果没有当时农业和手工业的高度发展是办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