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指南》精神,凸显健康特色,优化一日活动桃江县幼儿园贾海燕桃江县幼儿园始建于1958年,是我县唯一一所县级公办园,也是第一所市级示范园。占地面积4535平方米,户外活动场地2500平方米,绿化面积1200多平方米。现开设10个教学班,入园幼儿350多人。近年来,我园在上级部门的全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积极思考、努力探索健康教育特色之路。2012年10月份教育部颁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更使我们强烈的意识到: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增强幼儿的体质,更大的价值在于通过体育锻炼,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为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指南》的精神实质,切实地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落实到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各个环节,我园对教育理念进行了重新定位:健康快乐、自主和谐,做幸福的人。对幼儿健康的界定已经不在局限于身体健康,而是更多的关注到幼儿的心里健康、心灵愉悦,常快乐,常成功,能自主行事、和谐发展,感受到做人的幸福。健康教育活动的目标沿着从基本动作到身体素质、到身心健康,健全人格的脉络不断发展,内容从单一的教育活动转变到了贯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活动,形式从单一化、统一化到游戏化、生活化再到整体化、个性化的转变。近三年来,正因为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的转变,我园的发展规模不断壮大,保教质量更趋完善,社会声誉稳步提高,辐射引领作用得以彰显。一、学习《指南》,促进教师和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1、学习《指南》。自2012年颁布《指南》以来,我园就积极组织老师们开展学习活动。先后派老师前往北京、上海、杭州、武汉、南京、长沙等地学习《指南》精神,回园后对本园教师进行层层培训,逐层落实。逢双周组织教师、逢单周组织保育教师系统的学习《纲要》、《指南》,在学习健康教育的概念、特点、途径的基础上,重点把握健康教育的规律,通过撰写学习笔记、集体交流等方式,深刻理解《指南》精神。立足于本园的"幼儿园民间体育游戏的开发与创新"市级课题的研究,针对健康领域活动进行了目标解读,教材分析活动,观摩健康教学活动,体育游戏观摩等教研、交流活动,将健康课程和主题活动有机整合,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专门为幼儿设计并组织有关维护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动。将《指南》应用到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真正实现《指南》的价值。自从学习《指南》后,每位老师理念得到了提升,从每一次活动后的整理,教师撰写的观察记录、上交的每一篇教育反思、平时教研活动中的交流讨论等,都体现了我们老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也深信这种理念已转化成了教育教学行为。2、宣传《指南》。除了对教师们理念的灌输中,同时也把目光扩大到了家长身上,因为家庭教育是早期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请省内外的专家来园解读《指南》专题讲座,通过“家长会”宣传小学化给幼儿带来的危害,通过幼儿园网站、班级QQ群、校讯通、家园宣传栏、给家长的一封信等平台对家长们提出了针对性的指导性意见和建议、通过家长开放日、家园同乐会等亲子活动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明白贯彻《指南》理念的教育教学方法是正确的,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二、构建健康特色的幼儿园文化氛围,提升办园品质。1、对幼儿园整体环境布置进行全新的规划,突出健康特色。我园户外场地宽阔,草地成片、绿树成阴,柔软的塑胶地非常便于孩子游戏、追逐。我们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丰富游戏环境和材料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各班走廊或活动区内孩子们自制的各种特色体育器械,活动室里张贴的各种提高幼儿自理能力及指导幼儿怎样做才是正确的方法的图片,主题墙上布置了孩子们自己创作的“快乐运动”图画。户外平整的水泥地、塑胶地上画上了富有情趣的、五颜六色的“圆圈”、“方格房子”等,孩子们还可以利用小树林,玩起“躲猫猫“、“捉迷藏”的游戏。在草地上追逐翻滚,在沙池里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