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人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教学反思本堂课基本上能按照自己的设计思路完成教学,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但由于使用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有些时候被媒体课件牵着鼻子走,虽然准备充分,案例资料详实,但是本堂课也存在着很多问题。1、依赖课件,缺乏板书。同时没有形成书写副板书的习惯,其实在课堂中把学生的一些回答记载下来。然后用于后面的教学是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是最贴近学生实际的体现。如在给规则分类时,让学生从大家所感受到的规则中来提炼出道德、纪律、法律三类规则。像类似的板书应该在黑板上做详细的标明,而且要书写在主板书的位置上。2、学生在举例子时,有不恰当的时候教师没有及时进行指导。而是直接否定。评价机制过于极端,就是是与否的评价,缺乏对学生意见看法的引导和鼓励,这样被否定想法的同学有可能以后就不会主动去回答问题。所以因尊重学生的看法,并适时加以引导。3、在讲第三个问题“身边的规则”时,说得少,应多启发学生多讲一些。4、对于法律的强制性,应予以讲解,好在后面还会进一步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扬长避短,正确把握理解新课程教学理念,在重难点知识突破上应再下功夫。现在的七年级学生普遍都是独生子,独占心理、占强意识较强,不能容忍他人对自己的不敬和傲慢。情绪冲动时就会做出打架、斗殴过激的事情。为此,让学生了解一些些法律知识,帮助他们判断其行为的危害很重要。通过教学,我发现学生很难区分三种违法行为,需要扩开讲解,并需要大量的题去巩固。于是,我专门放了一节课来完成这一内容。讲解之后,学生不但明白了三种违法行为的区别,也明了了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可能会发展为违法行为,但现实生活中又有一些例子,加之义务教育不允许开除学生,使学生存在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也不受处罚的错误想法,而这跟后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司法保护的内容又是相对应,应避免这部分的教学内容与后面的内容发生冲突,如何留下一个伏笔,是很难处理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