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县三合初级中学鲁迅故居和三味书屋桐庐县三合初级中学鲁迅简介•鲁迅(1881—1936),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树人,浙江绍兴人,出生于破落士大夫家庭。•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鲁迅在1898年到南京求学,1902年留学日本学医,后痛感于医治麻木的国民精神更重于医治肉体病痛,便改行提倡文艺运动。1909年回国,在杭州、绍兴任中学教员。1912年到北京,在教育部任职,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讲师。1918年参加了《新青年》编辑工作,并在《新青年》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其后又发表了《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著名小说,并撰写大量杂文、散文,批判旧思想、旧道德,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1923年出版第一本小说集《呐喊》,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作。桐庐县三合初级中学作品背景•1926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鲁迅受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受守旧势力的排挤,鲁迅不能谈论时事,只能借回忆少年生活写点文章,聊以自慰。于是写出了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的第二篇——《阿长与〈山海经〉》•《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中不同生活经历和体验的回忆性散文集。虽然《朝花夕拾》不只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乎少年儿童的事,读起来兴趣盎然,而且我们总能从中读出不同的人生哲理——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这就是鲁迅作品的魅力所在。•全书由《小引》《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后记》12部分组成。桐庐县三合初级中学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场景•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的寓所里逝世。在宋庆龄主持的鲁迅葬礼中,人们用一面绣着“民族魂”三个大字的白旗覆盖在鲁迅棺木上。“民族魂”,这正是中国人民对鲁迅的最高褒奖!•毛泽东也曾对鲁迅一生的非凡业绩和战斗精神作了最充分的评价,他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桐庐县三合初级中学题解:阿长与《山海经》•长妈妈是何许人也?《山海经》是什么东东?(第一二段)•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女工),是祖母的专称,我在憎恶她的时候的也这么叫。•阿长——与姓氏无关,与长相无关,又不是她的名字,而是补了她前任的缺,是大家习惯的叫法。•阿长——阿妈,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物。在长妈妈去世_______后,作者仍写此文来纪念她,可见作者对长妈妈的深厚感情。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主要记述古代神话、物产、巫术、宗教,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全书18篇,其中保存了许多神话故事,诸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三十年桐庐县三合初级中学“我”感情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表格。新的敬意热情善良关心孩子为“我”买《山海经》空前的敬意无知、淳朴讲“长毛”的故事不耐烦善良真诚有点迷信烦琐之至的规矩,元旦古怪仪式粗俗、不拘小节难看的睡相先抑后扬实在不大佩服饶舌多事切切察察喜欢“告状”写作手法阿长性格事谋害我的隐鼠憎恶管得严格不懂孩子心理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桐庐县三合初级中学阿长其人其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7件事,概括长妈妈这一人物形象?•阿长是一个渴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热情善良、关心孩子的好阿妈。•你认为作者重点写了那些事?作者为什么会选取这7件事情来写?•重点写了长妈妈烦琐之至的规矩、长毛的故事、为“我”买《山海经》三件事,其他事略写。•①为了从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