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鸟仔》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只鸟仔》是流传在台湾的一首儿歌。在两段歌词中,每段都采用了象声词来形容一种小动物的鸣叫声和神态,使得歌曲颇为生动有趣。歌曲为五声徽调式,2/4拍,音域在九度内。全曲四乐句,每句四小节,节奏型几乎完全相同:XX︱XXXX︱XOXX︱XOO‖。常采用下滑音、衬词、衬腔,使得歌曲显得非常风趣,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诙谐的风格。第三乐句是第一乐句的下行大二度移位,第四乐句是第二乐句的变化重复,曲式属于典型的“起承转合”。全曲统一、完美、形象地表现了孩子们天真、可爱和纯洁的性格。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感受具有浓郁地方色彩和诙谐风格的台湾民歌,用亲切、跳跃的声音演唱《一只鸟仔》。2、寓教于乐,风车传情、即兴创编的等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素养及他人合作的愉快情感3、了解下滑音的特点,唱好衬词和象声词,增强歌曲表现力。教学重点1、了解下滑音的特点,唱好衬词和象声词,增强歌曲表现力。2、加入打击乐和身体乐器给歌曲伴奏。教学难点1、用亲切、跳跃的声音演唱《一只鸟仔》。2、了解下滑音的特点,唱好衬词和象声词,增强歌曲表现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大森林里有好多动物们正朝我们走来,请你模仿动物们的步伐,有节奏地走动。2、听!还有小鸟二、寓教于乐1、初步聆听——引情1聆听全曲:让我们用动听的节奏,轻轻地请出鸟仔。⑵分段聆听:鸟仔和水鸡分别遭遇了什么事情?⑶熟悉歌词,感受基本节奏让我们把他们的遭遇告诉林子里的动物们,看看有谁能帮得上忙。2、学唱歌曲——入情⑴风车传情:歌唱气息练习和感受乐句①每人一只风车,深吸一口气,轻轻地送出去,对小动物们的关爱飘到遥远的台湾②听歌曲,在你认为一个乐句结束的时候把风车传递给右边的同学,自己接到风车后继续吹,结束后说说自己一共传递了几次右边的同学(即乐句的数量)⑵歌声传情①教师慢速弹琴,学生轻声跟唱谱(找出难唱的地方重点练唱)②加歌词唱,学习下滑音的唱法(你有什么小方法?请生分别示范唱,表现下滑音。)③完整演唱:怎样歌声可以唱出鸟仔的可爱,活泼?(避免喊唱)三、拓展合作1、在四分休止符处加入××(一生用乐器伴奏,其他学生边唱边徒手演奏)2、你能不能像朱老师这样,开动脑经,创编一些简单的节奏?(师整理出示可行的节奏,引导学生合作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