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综合测试班级姓名得分1、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图标,装运氢氧化钠(或浓硫酸)(都有腐蚀性)的箱子应贴的图标是()A.爆炸性B.易燃性C.毒性D.腐蚀性2、有一本杂志名叫《科学世界》,推荐同学们在课余阅读。张辉同学就很喜欢《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请告诉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B.留心观察,认真思考C.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对的D.运用以前积累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3、某年某月某天,科学老师要求同学们开展课外观察月亮的活动,听听同学通过观察作了以下记录,其中通过直接观察不可能得出的记录是()A.月亮是一个球体B.月亮象一个银色的盘子C.月亮象一艘弯弯的小船D.月亮悬挂在东方45°的天空中4、一幢7层的普通住宅楼高约()A.2400厘米B.40米C.0.24千米D.350分米5、下列物体的长度接近6厘米的是()A.科学课本的长度B.乒乓球的直径C.钢笔的长度D.墨水瓶的高度6、如图所示的几种测量物体边长的方法中,正确的图是()7、量筒做得细而高,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状,这主要是因为()A.实验中,细高的量筒便于操作B.细高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对较大的底座,增加稳度C.细高的量筒与矮粗的相比,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便于准确地读数D.矮粗量筒中的液体较多,筒壁所受压强较大,需用较厚的玻璃,因而不便读数8、下列关于量杯刻度线画法正确的是()9、北方冬天某一天气温为-40℃.河水上方结一层冰,则水与冰交界处温度()A.4℃B.0℃C.-40℃D.略高于-40℃10、在溶液配制过程中,若要用量筒量取40毫升的水,当液面接近刻度线时,要改用胶头滴管。下列示意图中,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B.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交流与评估C.提出问题、假设、实际实验和进行实验D.实际实验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分析和论证.11、下列温度中,约在36~37℃之间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B.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C.冰箱冷藏室的温度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的温度1第10题图12、我们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A.所有变量都不同B.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相同C.所有变量都相同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不同13、判断下列测量数据:0.3260米,7.59米,759毫米,759分米,各自对应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A.分米、毫米、厘米、米B.厘米、分米、毫米、米C.毫米、厘米、分米、米D.毫米、分米、厘米、米14、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A.小于6毫升B.大于6毫升C.等于6毫升D.无法确定范围15、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A.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B.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C.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D.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16、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步骤为:①用手掌紧贴容器外壁;②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③把导气管的一端浸入水中;④移开手后,导气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⑧④①C.③①②④D.④③②①17、有下列实验操作:①用量筒量取溶液时,将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右手握试剂瓶(标签向掌心)慢慢倒入量筒中;②用完滴瓶上的滴管要用水冲洗后放回滴瓶中;③实验室里两个失去标签的试瓶中均装有白色固体,为了分清哪瓶是白砂糖,哪瓶是食盐,可取少量固体品尝味道,其中()A.只有①正确B.只有②正确C.只有③正确D.全部错误18、某小组在探究“蚯蚓的运动”中,作出的假设是: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糙纸上运动速度更快,可是实验结果却相反。对此该小组应()A.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B.进一步查找资料并重新作出假设C.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D.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19、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两位研究石墨烯材料的教授.石墨烯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