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世界上的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掌握字形,理解词义。2、过程与方法:采用多形式的朗读,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段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长大为人类造福的志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掌握字形,理解词义。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听诊器,明白它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学准备】小黑板听诊器挂图【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5—8分钟)1、出示听诊器并板书:听诊器...医生靠它从人的体表听取体内的声音来检查胸部和腹部的情况。2、再板书:世界上第一个。提问:加上这几个字,又看到现在的听诊器,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估计会提出下列问题:(1)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子?(2)是谁发明的?(3)他是怎样发明的?)3、让我们认真研究课文,弄懂大家刚才提出的一些问题。齐读二遍课题根据课题提出问题出示实物,引出课题,并让同学们说一说自己对听诊器的了解,唤起学生对听诊器的感性认识,明白它在自己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为后文学习做好铺垫。激发学生深入学习课文的兴趣。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5—7分钟)1、自由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学习生字词3、给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4、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自己不认识词语的意思。5、检查自学效果:自由读课文根据要求学习课文采用多形式朗读方式,并从字词入手熟悉课文,在打好基础的同时,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2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10—15分钟)1、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子?2、是谁发明的?3、他是怎样发明的?(学生带着感兴趣的问题走进文本,寻找自己满意的答案。)学生带着感兴趣的问题走进文本,寻找自己满意的答案让学生学会自学,从书中寻找答案。四、巩固深化,学用延展(8—10分钟)填空:1、(1)雷奈克看到(),整日思索()(2),他从()受到启发,并通过试验发现()。(3)他用()给病人诊断()2、说一说本堂课你学会了哪些词语,并出相关的题目考一考你的同桌。根据课文内容出一道题目考考你的同桌巩固文章内容巩固基础知识,学会审题、读题。五、总结评价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回顾小结板书设计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反思《13、世界上的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懂得任何的发明创造都是来源于实践的道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小培养学生爱观察,肯动脑的习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教学难点:懂得发明创造来源于实践的道理,从而培养学生爱观察、肯动脑的习惯。【教学准备】小黑板听诊器挂图【教学过程】3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5—8分钟)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都有了许多收获,那么还有那些问题是你没有弄懂的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应该知道什么?我们接着来学习。2、先自读一遍课文,想一想还有那些问题不明白。思考并回答复习回顾,引出课题。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5—7分钟)1、自由读课文,你认为文中写雷奈克医生能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最重要的词语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2、可能有下列几种情况:(1)难过(2)整日思索(3)吸引(4)又发现3、结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第一自然段中,“难过”要读得低沉,“整日思索”要读重音,速度较慢。思考并回答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不妨开展争论引导学生从关键词入手,可以通过读读、画画、说说等方式,了解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原因和经过。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10—15分钟)1、默读课文,说说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1)讨论:雷奈克发明听诊器分哪几个阶段?(板书:难过——思索——启示——试试——又发现)(2)轻声读两个男孩玩跷跷板...